2020-07-20 16:31

最近因為考試院長及監察院長的提名,讓考監兩院的存廢問題又浮上檯面。

 

監察院長的同意投票導致立法院激烈衝突,而考試院長則輕騎過關,沒有登上新聞版面,讓大家忽略了考試制度其實影響我國文官及行政制度極為深遠,甚至是國家能否長治久安的問題,是值得大家深刻省思的。

 

所謂考試權要和行政、立法、司法諸權並列,是一百多年前孫中山提出的構想。當時中國有95%以上的文盲,而辦公當然需要識字,所以要以考試來測試識字而且有辦公能力的人,或許還有道理。

 

但是21世紀的現在,有大學以上學歷的人滿街跑,以考試過濾知識水準高低的作用不再。經過幾十年的運作,我們的考試制度確實有全面檢討及更改的必要。

  

現行國家考試及人事制度有幾個大問題:

 

一、錯將考試能力當作辦事能力

 

以公務人員考試而言,筆試只能測驗出一個人的「考試能力」,但是並無法測試一個人的「辦事能力」。

 

現行考試制度將筆試當作是可以測出辦事能力的基本假設,是完全的錯誤思維。

 

況且,公務員所最需要的協調能力、判斷能力、品德、操守,更是考試無法測出來的。所以我們才會錄取了很多只會考試不會做事(甚至公文都寫不好)的公務員。

 

二、不應將學歷作為劃分考試級別的應考資格

 

現行國家考試分好幾個等級,原始概念是要以不同考試級別來錄取不同能力的人員以處理難度不同的工作。

 

但我們卻只依學歷劃分報考資格,高考需大學學歷,普考只需高中畢業。而在全民都是大學畢業的情況下,現在普考錄取者都是大學學歷(甚至碩士學歷),那為什麼要設定學歷資格?

 

 

 

而且邏輯上,如果大學畢業生考輸小學畢業生,那應該要檢討的是考輸的大學生或者考試的方式。

 

所以比較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以工作經驗及工作表現的經歷來設定應考資格,而不是單單以學歷做為資格標準。

 

三、考試內容設計有誤

 

國家考試通常一個科目只有幾個題目,而又為避免出現考古題,所以題目只好越出越冷僻艱深,考試甚至已經不是「考試能力」的測試,而是以「猜題能力」定高下。

 

再者,公務人員考試不是學術考試,考題內容不應該是理論題而應該是符合用人機關工作需求的實務題,甚至於有些科目的考試,應該要放棄筆式方式而以實務操作、技術檢定、體能測試等方式來評比。

 

四、分數評定方式不嚴謹

 

因為大量採用問答題而不是選擇題,所以一定要由老師逐卷改題,但改題老師只能在幾分鐘內評定成績,隨著改題老師的心情變化、前後考卷的相對優劣等等因素,同一份答題在不同的時間被同一個老師改到也會出現不同的分數。

 

而在錄取率只有百分之個位數的情況下,一、兩分的評分差異會決定錄取與否,所以考試考到最後甚至「考試能力」、「猜題能力」都還談不上,而只能以「運氣」論成敗。

 

五、考詮人事制度混亂

 

依憲法規定,公務員的升遷、考銓是由考試院負責,但是行政院之下又有人事行政總處。

 

就實際運作而言,公務員工作表現的考核,一定要所屬單位的長官及同儕才有辦法認定,而各單位的人事升遷考銓資料,由行政院的人事總處來統籌辦理已經足夠,再由考試院來辦理,根本多此一舉。

 

無可諱言,要錄取人員就必須要有評比,所以某種形式的測試一定是需要的,只是我們僅以理論題目為主的筆試做為進取公務人員的方式實在是笑話。

 

比較好的方式應該是以工作經驗及表現再佐以學業成績作為基礎,再以實務題目做測試,錄取比需用人數多數倍的人,再集中或分別由用人機關用「以訓代考」的方式,在訓練期間考核其辦事及決斷能力。

 

通過培訓後進入機關也必須經過數年的考核才正式任用,這樣才能更測試出有沒有擔任公務員的能力,也會比現行僅以筆試當作唯一錄取標準的方式好很多。

 

至於專門技術人員的考試及檢定,就留給各個專業領域的公會或機構自我選取。

 

當初孫中山提出考試制度時,也只想到公務員的考取,根本沒有考慮到專技人員,後來是看考試院事情太少才將專技人員考選劃給考試院。

 

而無論如何,以考試院現在處理的事務,根本不需要設置院級的機關,以行政院中的總處等級或頂多部會級的機關,就可以處理了。考試院實在沒有存在的道理。

 

作者簡介_王惠光

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法學碩士

外交官特考及格

現為執業律師

 
勞保年金6年後恐破產 民眾退休信心指數不及格。(鉅亨網記者陳蕙綾攝)
勞保年金6年後恐破產 民眾退休信心指數不及格。(鉅亨網記者陳蕙綾攝)
 

繳了一輩子的勞保年金恐在 6 年後破產,政大風保中心與台灣人壽今 (20) 日共同發布「2020 台灣高齡社會退休生態觀察指標」調查,其中三大指標中,台灣民眾對於退休信心指數不及格落在 55 分、退休充裕指數落在 67 分勉強及格,但退休生活滿意指數落在 81 分,顯示民眾對未來退休財源充滿不確定感,尤其退休信心指數之中,民眾對政府退休金制度的信心分數僅 50 分。

退休信心指數包含:政府退休金制度信心分數、長照保障信心分數以及健康保障信心分數,分別是 50、55、60 三個分數均落於不及格或剛好及格。調查發現,民眾對第一層政府退休金制度信心度再調降落入紅燈,較 2019 年橘燈更向下修正,其中 40 世代對未來退休金制度不信任度最高。

然而,在「自己準備退休金的信心度」則從紅燈轉至黃燈,表示多數受訪者認為,自己準備的退休金足以支撐未來退休生活的充裕信心程度提升;而個人退休金財源 「自己儲蓄所得」今年首度擠下「第一層社會保險」,依靠個人儲蓄所得竟已躍升至第一位,顯示「退休靠自己」的信念更加深化,且民眾每月願意為退休準備投入的每月平均金額為新臺幣 15086 元,較去年 8685 元增加 6401 元,成長超過七成,代表對政府退休金制度缺乏信心,意識到要靠自己才能擁有理想的退休生活。

退休準備時間提早 5.42 年 從 15 年變 21 年

調查亦發現,民眾的退休準備有明顯年輕化趨勢,過去在 2016 年調查報告顯示,受訪者認為退休準備起始平均年齡為 43.29 歲,實際退休起點年齡始於 58.17 歲,但今年則下降到 37.87 歲,下修了 5.42 歲。換句話說,四年前民眾認為退休準備時間需要 15 年,今年則延長至 21 年。而在未退休的受訪者中,更有近四成(38.89%)的人認為應該在 30~39 歲開始規劃,代表有更多人已正視退休規劃的重要性、想提早開始。

 

進一步交叉分析發現,30 世代、女性、勞工職業以及年薪位於 50~100 萬元等族群最關注且擔憂自己的退休準備是否足夠。代表大多數民眾關注退休規劃議題,願意多投入且提早進行。

退休規劃行為變積極 保險工具維持第三位

至於想透過什麼工具進行退休規劃?今年股票與債券成為 59.10% 受訪者的優先選擇,其次為定期存款(57.30%)與保險(53.20%),2019 年受訪者最多選擇的是定期存款,其次為股票與債券、保險,可看出民眾對退休規劃的心態與工具都比過去稍更積極。

針對民眾對退休規劃的工具轉變,政治大學金融系教授楊曉文分析,年初時市場降息、銀行定存利率調降至 1% 以下、利息縮水;儲蓄險保單的利率調降、類定存商品減少;股市因疫情而大跌,但進行調查時,股市又持續回升,再再影響民眾退休準備工具選擇,不少人萌生透過股市等方式理財比在銀行存放好的心態,但不可諱言的是大多人的觀念與作為還是以「保本」為主。

而在長期照顧議題調查發現,受訪者對政府長照 2.0 制度的了解程度來到黃燈,但有高達 8 成受訪者對長照資源具有高度擔憂,前 3 大擔憂包含面臨長期照護時保障不夠(83.7%)、人力不足、找不到人照顧(83.3%)、醫療費用不足以支應(78.4%)。反應在長照保障信心分數僅有 55 分,落於不及格區,代表民眾雖了解政府的長照 2.0 制度,但對資源使用及長照保障仍感到憂心。

 
 

 

作者:孫晴悅

 

我記得有一個午後,

和朋友們走在大街上,

我們討論過一個問題。

彼時的我們,被出差壓得喘不過氣來,

有寫不完的稿子,剪不完的片子。

吃完飯,走在大街上,

我們說,如果財務自由,

那麼你會想要做什麼工作,

從事什麼行業?

想到財務自由的瞬間,

你可能會覺得,那太簡單了,

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啊。

可當時,好長時間,

我們都陷入沉默。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為什麼要抱怨自己選的工作?

那個時候,

在巴西聖保羅讀研究所的朋友問我們,

碩士畢業找什麼工作比較好。

她問我們,我們說,千萬別來電視台;

她問駐外的同事,

他們說,千萬別長時間駐外;

她問跨國公司的男生們,

他們說,千萬別去企業。

然後,她就不懂了。

她說,為什麼你們都這麼負面,

難道不應該是做一行愛一行嗎?

難道現在的工作不是你們自己選的嗎?

 

路,確實都是我們自己選的。

我身邊大部分人都是「求仁得仁」,

工作在自己夢寐以求的行業裡。

做國際銷售的男生說,

以前最羨慕的就是拿著公文包,

帶著簡單行李全世界飛的國際精英。

後來,他真的去了跨國公司做銷售。

 

駐外的同事說,

以前看電視直播的記者招待會,

最羨慕那些高翻姐姐們。

後來,她也駐外了,

天天用外語跟外國人打交道。

 

有同事說,

以前最羨慕戰地記者。

後來,她也做了記者,

去了戰地,變成了理想中的那個她。

 

就算做著理想的職業

也會有不滿意的地方

但是,我們沒有料想到的是再後來。

再後來,那個做國際銷售的男生

常年和家人分居兩地,

第一年在國內的時間是 12天,

第二年是 23天,第三年只有 8天。

他匆匆回去結婚,又匆匆離開。

在每一個南半球的夜晚,

加班到深夜,打開冰箱,

喝一罐亞馬孫果子做的汽水,

繼續寫下一個報告。

 

有一次家人生病住院,

他出差去了一個偏僻的地方,

沒有信號,失聯好幾天。

他說,那些深夜喝汽水的時刻,

那些沒有手機信號的時刻,

他想過兩百遍,要不要辭職。

 

再後來,那個駐外的同事又被外派非洲,

在戰亂和疾病並存的國度裡工作。

她說,自己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

每每看到朋友又去了馬爾代夫度假,

同宿舍的同學又生了二胎,

這些時刻,她問了自己兩百遍,

要不要辭職。

 

再後來,那個去過戰地的女記者,

對比了自己微薄的薪水

和已經高不可攀的房價,

她猶豫了兩百遍,

要不要辭職,要不要轉行。

 

 

 

沒有工作不想離職

沒有工作是不委屈的

所以你看,再好的工作都有令人崩潰的時刻。

沒有一種工作是不想辭職的。

我們都一樣。

我們有一大堆想要辭職的理由:

老闆不近人情,

加班比上班還多,同事勾心鬥角。

我們在每一個委屈的時刻,難過地哭了。

我們也不管職場相不相信眼淚了,

先哭了再說。

 

為什麼要讓我們背那個黑鍋?

為什麼總是我們做最吃力不討好的項目?

我深刻地記得第一年上班,

為了一個根本是別的部門的人犯的錯誤,

我被罵得狗血淋頭。

我委屈得在辦公室哭了,

暗暗下決心再也不要在這裡工作了。

我打開電腦,

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整理了自己的簡歷。

心裡想的是,和這樣的隊友一起工作,

怎麼可能會有未來呢?

我要走了,再也不回來了。

 

那是「愚蠢」的新人第一年。

多做了事,覺得委屈;

被錯怪了,覺得委屈;

自己加班別人沒加班,覺得委屈;

自己的成績被別人拿去邀功,覺得委屈。

頭腦風暴,自己的提案不知道比老人們好多少,

但就是被唱衰,委屈得六月都要下雪了。

 

新人第一年,

我們每一份付出,

都想要立刻看到回報。

那是一面雪白的綢緞,

我們見不得一點瑕疵。

只要有一點不對,

我們就默念兩百遍,

我要辭職我要辭職。

 

只要知道

你正在往最終目標邁進

你是不是也是這樣?

但,如果真的再也不回來,

那麼後來,拉丁美洲的故事

我也就沒機會講給你們聽了。

如果當時真的辭職了,

那麼我心心念念的詩和遠方,

也許在其他的工作和行業裡

就更不容易實現了。

 

所以你看,

我們每一個人都被批評過,被誤解過,

也都背過黑鍋,受過嘲笑。

人在職場,你不是例外。

這些時刻,所有人都是咬牙堅持下來的。

 

而所有人都必須趟過這些河,

內心才會越來越強大,

才能不執著於眼下的困境。

因為我們知道,我們有更遠的地方要去。

要趕路的人,

沒時間停下來圍觀、琢磨、埋怨、仇恨。

心裡憋著大事兒,就容易淡定。

 

好多職場新人小朋友會說,

是因為這份工作怎樣怎樣,所以我想辭職。

其實,沒有一份工作是如你想像一般圓滿的。

就像劉若英說,

沒有一份工作是不委屈的。

明白了這一點,

我們是不是就能少去那些糾結、

迷茫、徘徊的時刻,

我們是不是就可以少想兩百遍要不要辭職,

然後花時間去找到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情?

 

 

(文章來源:於此 /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本文為「全文引用」,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作者:鄭如晴

 

「家」這個字人人認得,每天進出。

望文生義,「家」字

頂上的寶蓋遮風避雨,頂下人畜安居。

我非常喜歡「家」字,

代表溫暖、放鬆、食物與休息。

但一般人在談到家的同時,

也讓人感覺到

有兩股不同的力量在拔河。

一道是內心底層的疲憊在抗拒,

一道是傳統的古老強大力量在牽引。

 

在抗拒與牽引的糾葛中,

憤怒與委屈、諒解與包容,

形成兩條繩索。

在用力的同時,

繩索兩端的人往往滿是傷痕。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家是最溫暖的避風港

累了就回來吧!

我和妳的親子關係一向不錯,

也是很多朋友羨慕的。

這應是一般人的標準認知,

開明母親和孝順女兒的組合。

但是只有我們自己知道,

我們如何在屢次拔河中,

跌跌撞撞,最後找到了一個平衡點。

從小妳是一般人眼中的乖乖女,

沒有叛逆的青少年時期,

走的是有主見的知性風;

而我則是世俗中的好媽媽,

全然尊重孩子的選擇,

扮演的是民主家長的角色。

 

直到妳進了一個

我全然不熟悉的演藝行業,

我們大大小小的拔河之爭,

開始起起落落。

回想過去,妳的每一步都很艱辛,

星海茫茫,稍有不慎可能墜入萬丈深淵。

我除了擔心還是擔心,

接著妳拖著行李離開台灣,

我怕妳從此失去了方向。

臨行前,我仍在做困獸之鬥:

「不要勉強!不適應就回來吧!」

與其說我貼心,不如說我私心,

仍希望妳留在身邊,

一個我看得見的地方。

但終究我得收回視線,

把它安住在心的深處。

就像諸多針對父母提出的三申五令,

放手放下,就是其中一戒。

就這樣,遠行的小船從家的港灣出發,

漸行漸遠,遠到海平面一片空蕩。

仍站在岸邊等待的我,

只想告訴妳,

港灣永遠都在,

只要小船累了就回來吧!

 

 

 

孩子,妳不用帶我去哪

只要回家,我就開心

晚上,我把家裡的燈全開了,

等著妳的越洋視訊。

我想讓妳看到,

雖然妳和姊姊都不在,

但我們的家仍是溫暖、明亮,

充滿生氣。

此時巷口傳來饅頭小販的叫賣聲、

狗兒的吠叫聲、垃圾車的匡匡聲,

還有機車呼嘯而過的噪音,

這些聲音構成了我們繁瑣的日常,

好像妳們都在家裡。

我關上窗戶,擺上碗筷,

室內立刻一片寂靜,

但我卻無法聽見自己。

 

我的視線落在餐桌前的櫃上,

妳周歲生日和姊姊的合照,

妳戴著滾蕾絲的小白帽,

開心的露出三顆下門牙。

這應該是妳小時候

笑得最開心的一張,

多數的照片妳不是面無表情,

就是臭著一張臉。

我不知道妳在想什麼,

相較於姊姊的多話,

妳是個沉默寡言的孩子,

好像所有的意見,

所有的看法都被姊姊說完了,

長大多年後,

妳終於說出了自己的心聲。

其實妳的童年並不是那麼開心,

妳說妳最希望的是,

媽媽假日可以帶妳們出去玩。

每每回想,我就多出一分自責,

當時那個被人生困境包圍的年輕母親,

身心交瘁,除平日上班,

周末還接了語文教學班,

自是忙得焦頭爛耳。

 

 

 

人的懊惱往往在錯過後

有一回妳玩笑的說:

「小時候妳忙,不帶我出去玩;

現在我也很忙,不帶妳出去玩!」

好似一報回一報之態。

孩子,其實妳不一定要帶我去哪兒玩,

只要妳回家我就很開心!

我既不想當一個情緒綁架的母親,

也不想增加妳親情的負擔。

雖然偶爾會用試探的口吻

詢問妳的空檔,

但妳幾乎被工作塞滿了,

我不是怕沒人一起出遊,

而是怕妳太累,希望妳休息。

 

我可以把自己對妳和姊姊的思念

搓成一條繩索,拋在彼岸,

渡我也渡妳們;

我也可以透過視訊看看妳們的胖瘦,

重複我那令人厭煩的叮嚀。

感謝現代科技,

滿足了我或很多父母的關懷。

 

之前的我,

總以人生導師的角色面對妳們。

然而隨著妳們的日漸成熟,

我們的角色開始有些互換。

像是時序的更迭,萬物的消長,

我得承認妳們的世代到來了。

我只能用欽羨的眼光,

看妳們對新科技運用自如;

我只能拋開自詡的價值觀,

裝進一些聞所未聞的新看法。

是時代拋棄了我?

還是妳們已進化到

另一個我不熟悉的世代?

總之,我像所有家庭中的長者,

開始有「遜位」的認命。

 

 

 

做一個懂事的母親

不少人好奇我們母女的相處模式,

在因過多的關心而爭執後,

我也收斂自己,

做一個「懂事」的母親,

盡量不去表現過度的關懷。

妳曾透露,對媽媽的關心感到極端疲累,

雖然妳很愛我。

我聽後猛然一驚,

突然想起日本作家向田邦子,

在講到自己的父親時,

那種憤怒又不能怨恨的可憐心情。

也是,在妳拍片至深夜疲憊的狀況下,

還要應付我的各種追問,

想必是件相當耗神的事。

然而,我也只能在這種

妳工作結束後的片刻,

才能偷得一點時間,

聽聽妳說話,談談妳工作外的其他之事。

 

總之,

我的「教養期」已過,

進而體認到,

現在是我「修養期」的開始。

我會努力克制自己,不在深夜「問事」,

讓妳有更多的休息時間。

我會盡量自我節制,

壓住滿腹的擔憂,

讓妳從容自在的伸展。

 

想起三十多年前在德國,

因要上課而把妳託付在幼兒園時,

妳那惶恐尖銳的哭聲,

穿過時空穿透耳膜,

至今仍像把刺心尖刀,讓我心疼。

想起上小一時綁著辮子,

跑得滿臉通紅奔向我的妳,我好快樂。

歲月把許多美好的回憶留給了我,

那時的我擁有一個小小的、全部的妳。

 

媽媽是你永遠的避風港

今後,我會在遠處關心妳,

我也會做個不讓妳操心的媽媽。

我會有一群好朋友、一些群組可關心;

我會努力運動、爬山,

我也會去唱歌,自我娛樂。

最重要的,我會閱讀、寫作。

我會去完成自己年輕時的夢想,

不帶一絲的遺憾。

誰說不是呢?我的責任已了,

今後的時間完全是屬於我自己的,

人生才正要開始精采!

等妳有空了,我們仍可以一起吃個飯,

或來趟幾天的旅行,

只要妳有需要,

我永遠等著妳來約。

 

這天,接到妳從遠方機場打回的電話:

「媽媽,我今天回家,妳想吃什麼?」

掛上電話,我迅速上樓

打開妳房間的窗戶通風,

立刻查看冰箱的存貨還有哪些,

連家具都發出「女兒要回來了!

女兒要回來了!」的騷動。

 

有一天妳會成家,

妳將慢慢體會到,

家就像一個沉重的行囊,

裝著各種酸甜苦辣,

也裝著各項爭執和諒解。

提著它很累,丟下它很慌。

我們珍惜家圓滿的一面,

也需面對它破損的一角,

像領受一個既讓我們圓滿,

也讓我們失落的人生。

 

本文摘自《鑿刻家貌

作者:鄭如晴 / 出版社:時報出版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責任編輯 : CMoney 編輯 / Naomi )

( 首圖來源:張鈞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