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說話的人,年薪多33%!40歲財富自由,他如何靠一張嘴坐擁億萬家產的秘訣

 
 

岡崎勉明

職場

shutterstock

2021-03-25 15:01

根據研究顯示:「擅長溝通的人,年收比不擅長溝通的人多出33%!」愈有錢的人,就愈懂得溝通的重要性。學會溝通祕訣,就能打造吸金好體質,讓人脈與財富主動找上你!

 

 

會說話就會賺錢!如何靠一張嘴坐擁億萬家產

 

作者26歲創業,40歲前就成為年收一億日圓的超級創業家,過去其實個性害羞內向,找工作的最大要求就是「做不必與人接觸的工作」?!

 

他想分享給大家的是:要成為一個能夠賺錢的人,關鍵在於「讓人聚集在自己身邊」。那麼,如何讓人聚集在自己身邊呢?答案就是:磨練自己的說話技巧!

 

他認為,只要訓練溝通能力,建立起良好的知名度和信用度,就能為自己帶來源源不絕的機會!因此,想靠溝通技巧打開財源,他建議可以:

 

 

先做兩件事,「熱聲」與放鬆臉部肌肉

 

 

1. 熱「聲」開嗓

 

相信你聽到「熱『聲』開嗓」應該會滿腹疑問吧!但其實,喉嚨就和運動一樣的道理,如果不先「熱聲」,聲音就會感到「卡卡」不順。

 

大家有過早上發不太出聲音的經驗嗎?這是因為睡了一晚肌肉僵硬的緣故。因此,為了清楚表達自己想說的話,在和對方碰面之前,記得先熱「聲」開嗓。

 

2. 放鬆臉部肌肉

 

笑著說話的人,給人的印象比較好,是眾所皆知的道理。但不光只是如此,笑著說話的聲音,也會比較響亮。

 

臉部是由肌肉所構成,如果僵硬就會動不了。因此,在與人碰面之前,可先動動臉部放鬆肌肉。最快的方法就是「做出奇怪的表情」。請嘗試做出各式各樣的鬼臉,不過要小心別被其他人看見。

 

 

再來從結論說起,讓你一開口就贏得人心

 

如果你已經決定好要講什麼內容,可以先寫好講稿,從結論說起。假若你想尋求對方意見,可以先和對方說明。像這樣,在徵求意見的前提下傾聽,和只是單純的聽你說,兩者聽的方式完全不同。先說結論能讓對方有心理準備,也容易理出脈絡。

 

另外,要記住:說話要好懂,還有一個重點就是「切成短句子」。在適當的長度將句子切開,可以多用些句號。說話不好懂的人是因為句號太少,語句太冗長,讓人聽不清楚語意的連結。

 

說話以三分鐘為一個段落,無聊內容瞬間也能變有趣

 

 

人類基本上是一種希望別人聽自己說話的生物,所以一有機會講話,就容易說得冗長又無趣。

 

其實,聽演講的人會比說話的人還要更累。沒有什麼事情是比聽內容零散的演講還要痛苦的吧。致詞者到底想說什麼,要理解這點是一件累人的事情。

 

針對人類的集中力能持續多久,目前有各種統計數據,就我個人的經驗,如果是一件無聊的事情,極限大概是三分鐘而已。如果致詞超過三分鐘,聽眾就無法集中,而且會感到疲憊。

 

當然也有一、兩個小時的長時間演講,不過像這類型的演講,反而更能讓人集中注意力,專心聽講。仔細聽這類型的演講內容你會發現,每個話題都控制在三分鐘內,這樣聽的人就不會感到疲憊。

- ADVERTISEMENT -
 
 
 

 

看脫口秀學習趣味哏

 

前面說以三分鐘為一個段落,盡量在每個段落加入有趣的話題,讓對方覺得聽你說話不會浪費生命。而有趣的內容會讓集中力也跟著提升,更能有效且順利的傳達訊息。

 

當然要馬上引人發笑可能會很困難。如果是有趣的脫口秀演員,別說是三分鐘了,那怕是一個小時都聽不膩。像是喜歡玩遊戲的人,從早上開始玩之後,常常因為太好玩了,等到回過神來已經是傍晚了。應該有不少人有過這樣的經驗吧。

 

搞笑也是需要學習的。你可以透過影音網站觀看脫口秀,就當成學習影片來看吧。我自己也一樣,以前導師說我講話很無聊,要求我每天看十分鐘的脫口秀,所以我時常觀看當作學習。

 

有些比喻可以配合對方的經驗來使用。以上述例子來說,如果對方有在踢足球,可試著將棒球改成足球;如果對方是業務員,可配合對方的職業改用「通常都是決定好要拜訪的公司,才會出辦公室吧?」

 

如果能配合對方的狀況或經驗來做比喻,你說的話就會變得非常好理解。

 

 

比喻的內容會需要練習和準備,雖然當場想到的機率不是零,但最好還是事前做好準備。如果聽到很棒的比喻,也可以記錄下來並在適當時機使用。

 

作者簡介_岡崎勉明

26 歲創業,40 歲前達到年收一億元。XYZ股份有限公司代表理事,並同時經營另外兩家公司。業務範圍包含商務訓練事業、業務顧問、零售商支援、餐飲業經營、餐飲業顧問、旅遊事業、出租會議室事業等,內容相當廣泛。出生於埼玉縣坂戶市。進入Softbank BB股份有限公司工作4年後獨立創業。其餐飲事業的Standing Bar「SHINBASHI」接連數日大排長龍,因而登上各大媒體版面。

曾在「志緣塾」有限公司主辦的日本最大型講師活動「全國講師徵選會2015」中晉級決賽,剛開始憑藉口耳相傳受邀演講,現在每場都超過400人參加。總計動員人數已超過20萬人次。以「對每個人的最大可能性做出貢獻」為企業理念,精力充沛地活動中。同時也是一名個人動力訓練師,以「培育不問職種,到哪都能發揮能力的商務人士」為主題進行各種活動。目前還擔任許多年輕人的導師,是一名受矚目的創業家。

 

本文摘自樂金文化《說話致富:27個讓金錢與人氣聚集在身邊,價值一億元的溝通技巧

H&M拒用新疆「血棉花」 中國炸鍋掀抵制潮:滾出祖國! 藝人挺中急切割

 
 

翁申霖

國際總經

達志

2021-03-25 10:45

中國人的愛國心再度沸騰了!因關注「人權問題」,瑞典快時尚品牌H&M發聲明稱,未來將不再採用來自新疆棉花等產品,因為該產品涉嫌用新疆少數族裔「強迫勞動」生產,此聲明一曝光立刻引爆中國怒火,全國從上到下紛喊抵制,並要H&M退出中國市場。

 

 

H&M官方在2020年10月的公開聲明中寫道,「H&M集團對來自民間社會組織的報告和媒體的報導深表關注,其中包括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少數民族強迫勞動和宗教歧視的指控。我們不與位於新疆的任何服裝製造工廠合作,也不從該地區採購產品/原材料。」

 

據悉,新疆為中國最大的棉花種植區,H&M供應商從該地區以及「良好棉花發展協會」(Better Cotton Initiative, BCI)相關的農場採購棉花。H&M指出,由於在新疆進行可信的盡職調查變得愈來愈困難,BCI已決定暫停在新疆發放BCI棉花許可證。「這意味著我們產品所需要的棉花,將不再從那裡獲得。」

 

消息傳到中國後,H&M中國官方微博不僅被「網民們」灌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簡稱:共青團)官方更怒嗆,「一邊造謠抵制新疆棉花,一邊又想在中國賺錢?癡心妄想!」、「新疆棉花不吃這一套」,更直言「戴著有色眼鏡看中國的人,配不上新疆這麼好的棉花。」網友們也紛紛要求H&M滾出中國市場,「留著自己穿吧,恭喜你們這輩子不用再買衣服了。」

 

 

不僅民間團體炸鍋,連中國官方也大動作斥責,官媒新華社怒批H&M,「實則吃中國的飯、砸中國的鍋」;央視也恫嚇道,抵制新疆棉花只會換來中國消費者的「自衛」!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宣傳局及國防部新聞局的微信公眾號「鈞正平工作室」也表示,H&M的聲明「既無知又傲慢,如此造謠生事罔顧事實就不要怪會被中國消費者所拋棄。」

 

此外,中國代言人宋茜與黃軒也相繼跳出切割,均發聲明表示與H&M已經不存在任何合作關係,更直言,「堅決抵制一切針對中國的污名化行為」,「堅決反對以任何形式,企圖對國家及人權進行抹黑造謠的行為」

 

 

這波抵制潮也延燒到各大知名品牌,包括adidas、Nike、Puma、Zara、IKEA、Gap等企業也都與BCI有合作關係,中國網友表示往後有看到BCI標籤的商品就抵制不買。

英特爾宣戰台積電非搞錯方向? 陸行之:「也許新CEO沒那麼笨」 成敗有這兩套劇本

 
 

林韋伶

科技線上

達志

2021-03-26 11:12

英特爾宣布重啟晶圓代工服務後,引起投資人與研究機構的熱烈討論,資深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在第一時間在臉書上批英特爾新執行長「搞錯方向」。

但今(26)日他修正為「Pat也許沒有我之前想的這麼笨,看起來不是搞錯方向」。

 

 

陸行之也提出英特爾挑戰台積電晶圓代工霸主地位後,可能出現的成功與失敗劇本,以及投資人應該密切關注的三項觀察指標

 

英特爾向台積電宣戰 陸行之解讀:目前看來競爭大於合作

 

24日在臉書上評論英特爾新任執行長蓋爾辛格(Patrick Paul Gelsinger)是「搞錯方向」的陸行之,今天調整說法,指出在看過這幾天臉友的回饋,以及與在英特爾工作的朋友溝通後,有了新的結論:「雖然目前看起來是競爭大於合作(對台積電來說),但評估英特爾想做訂製型代工,非傳統晶圓代工。

 

陸行之認為,英特爾在晶圓製造的領域有設計整合強、製造弱的特性,把代工及先進製程製造業務獨立出來,讓該部門直接向執行長報告,能較過去更精準掌握成本、良率、可以量產的時間(time to market),以便跟台積電來做比較。

 

 

英特爾挑戰成敗結果 陸行之推估兩套可能劇本

 

當最後的決鬥結果出爐,陸行之推測可能的兩套劇本如下

 

1. 挑戰失敗,主戰派的Dr. Randhir Thakur(前應用材料高階主管)下台,部門則可再分割賣掉或上市,以斷臂求生(不是斷尾這麼輕鬆)。

 

2. 挑戰成功,主戰派Dr. Randhir Thakur則將成為下任CEO人選

 

相較起聯電、格羅方德選擇直接宣佈放棄7奈米及7奈米以下製程代工。陸行之判斷,英特爾因為是老大哥,面子掛不住,多少要再丟個數百億美元,成立一個部門掙扎一下。

 

▲以往在台積電每次法說會,張忠謀及陸行之的互動都是法人圈的關注焦點。(圖片來源:今周刊攝影團隊)

 

英特爾玩真的? 陸行之:觀察這三大指標

 

對投資人來說,陸行之也提出三個值得密切關注的觀察指標。

 

首先,之後所有7奈米及以下的EUV製程工藝產能,是否都會放在此新成立部門,並由Dr. Thakur統籌負責生產內部x86 CPU及GPU產品,以及服務外部客戶,例如亞馬遜、微軟、Google、IBM…等。

 

第二,也許這是蓋爾辛格想到,斷絕晶圓製造部門長期吃大鍋飯、拖累設計部門的解決方案

 

陸行之分析,也許他想直接把先進製程製造部門砍掉,但來自晶圓製造部門老臣的官僚體系壓力太大,因此直接成立一個新的先進晶圓製造部門,以跟台積電、三星的代工業務直接比對成本、良率、量產時間,數年後結果可望會揭曉。

 

 

第三,觀察台積電、三星及英特爾代工未來幾年的資本支出變化,以及英特爾設計訂單的產品種類及變化。

 

一位長期關注半導體產業的分析師則認為,不管英特爾說得多天花亂墜,後續最大的重點就是先前卡關的7奈米製程何時能出現進展?2022年底7奈米製程到底能不能開始生產,而到了2023年,7奈米製程又到底能不能量產?

 
 

 

【我們想讓你知道】

25歲,是多數人享受青春年華、恣意度日年紀,說走就走的旅行、想買就買的新物品、三不五時的聚餐,就算花錢如流水也不在意,因為活在當下是比未雨綢繆更重要的事,然而李勛卻早在25歲以前就開始執行有紀律地存錢法,對他而言理財不是明天的事,而是每一個當下都會思考的事。

 

 

文 / 李勛

 

「如果現在你有1 元,你會存多少?」這句話大概是我從有記憶以來,在理財上最常聽到的一句話了。

如同「未雨綢繆」這句話是我媽媽的口頭禪,她總認為人生有太多無法預料與確信的事情,因此在我慢慢累積積蓄的同時,每當達成目標時,我總是第一時間跟她匯報。大一那年,我存了七萬塊。從那一年開始,我也不再向父母拿零用錢。我盡己所能地不想成為父母的負擔,因此很用力地存錢,而那些理想中的存錢金額目標,只不過是對自己的一點交代或只是一種認可,告訴自己終於成長了。

我身旁也不乏許多及時行樂的朋友,偶爾我也會很羨慕他們,但我真的做不到,就像鳥與魚互相渴望彼此的生活,卻誰也無法在對方的環境中存活。但我並不覺得自己的生活方式很痛苦,有時羨慕僅僅是因為自己做不到罷了。因為要叫我花錢,我反而常常不知道錢要花去哪邊,最後又只能洄游到我的戶頭中。但我透過這些理念生活了那麼久,從來都沒有因為存錢而感到痛苦,反而都是雀躍而欣喜的。或許我現在還沒辦法真切地描繪理想生活的模樣,但我相信存下來的這些積蓄,會帶我走向更遙遠的地方。

 

適合理財新手的631 法則

如果想要達成未來的理想生活,就要開始檢視自己「儲蓄及支出的比例分配」。

其實透過上一篇的個人財務試算表,就能更了解自己每個月的收入及支出到底有沒有透支。而在個人財務試算表上,我也有把各筆規劃的比例詳盡列出來,這個比例也可以依照你的薪水去做變換。

如果你是理財新手,我會建議你優先使用631 法則去做分配。簡單來說,631 法則就是:生活開銷60%這包含所有消費,舉凡是生活中要花到的錢,都包含在這60% 裡。接下來,要規劃30% 的儲蓄,如果儲蓄已經達到一定金額之後,你就可以從這個比例再去做細分。可能是15% 用於儲蓄,另外的15% 再拿去投資。最後的10% 則是風險規劃,而風險規劃主要用於買保險。因為如果你生病或發生意外,有時候要花的錢可能會比儲蓄還要來得多,所以我會建議你每個月可以提撥10% 來購買保險。但如果你才剛出社會,只有60% 的消費比例對你來說已經有一點點吃緊的話,其實10% 的風險規劃可以後續再做規劃。你可以先把10% 分配到消費,或是分配到儲蓄裡面,也有可能調整成消費65%,儲蓄35%。

但是有一個重點要提醒,你的儲蓄比例千萬不要小於30%,不然存錢速度就會變得非常緩慢,而且可能會很難存到錢。利用比例分配原則最好的原因就是,如果你薪水上漲了之後,每個月的儲蓄金額也會因薪水上升而跟著調高,你就不用再為該存多少不知所措,這個方式會提供給你一個準則。

 

可按自身狀況調整理財比例:631 → 433

現階段的我已經從631 法則晉升到了433 法則:40% 是投資,而30% 則是儲蓄,接下來的30% 才是消費。

在我接觸理財一段時間之後,除了物慾下降之外,每個月開銷其實並沒有用到60% 那麼多,每個月30% 的生活開銷對我來說算是非常足夠,甚至有時候還會有剩餘的錢,讓我繼續留到下至於在儲蓄的部分,因為我已經存到第一桶金,也將大多數的高活儲數位帳戶都存滿了。這時候我對於存錢就不需要再放太多的比例,取而代之的是開始將收入的40% 放在投資上。

但是有一點想要提醒大家,投資一定要利用閒錢,千萬不要因為一場虧損,而賠上你的整個人生,這樣反而本末倒置。你們也可以依照每個人生階段的不同需求,來規劃自己儲蓄及支出的比例。

 

賺多≠有錢

大多時候,因為我們沒先將薪水做妥善地分配,因此常常會聽到月薪很高的人卻沒有存款的事情。

這時,利用比例原則來分配自己的薪資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比例原則適用於各種不同的收入,不管你是高收入或是不穩定的收入,透過這些方式都可以讓你穩健地累積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