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孩子,更幸福!今周刊調查:女性生育意願27.3%,「經濟壓力」是最大阻力,逾4成曾因「房事」卻步

 
 

今周刊編輯團隊

政治社會

今周刊攝影團隊

2021-04-14 10:43

32歲的小吳,國立大學畢業後直接進入職場,在外商公司擔任經理,年收入突破100萬元,但已有穩定交往多年女友的他,還在猶豫該不該進入下一個人生階段,「如果只問我有沒有打算生小孩,我的答案是有;但我還不確定自己的能力,夠不夠讓孩子得到像我一樣的成長環境和教育資源。」

 

 

不到四成敢生 經濟壓力大  年收百萬變門檻

 

根據《今周刊》與家庭計劃協會協力執行的「2021台灣生育意願大調查」,僅33%的15到49歲育齡民眾,未來打算生(再生)小孩,女性生育意願更僅27.3%;若將範圍縮小為39歲以下年輕人,打算生小孩比率也不及4成(39.6%)。

 

 

不打算生小孩的民眾當中,有53%將「經濟壓力」視為理由,比率高居所有選項之首。其他有超過10%受訪者選填的理由依序為「尚未結婚」、「已過了理想生育年齡」、「擔心教養問題」、「孩子數已經足夠不需要再生」、「照顧小孩太累」、「對國家社會前景感到悲觀」。

 

高房價,是年輕世代經濟壓力的重要來源。在調查中,37.7%民眾表示曾因買房而考慮晚婚,36.9%曾因買房而考慮不生或少生小孩。進一步交叉分析後發現,回答「打算生(再生)小孩」的受訪者中,有51.3%因買房而晚婚、41.9%因買房而考慮不生或少生。

 

 

為何擔心「養不起」?高房價、生育配套不足  皆是因素

 

眼見新生兒數量逐年下滑,中央與地方政府推出包括生育獎勵(出生發放一筆現金)、育兒津貼、托育補助、育嬰假、育嬰留職停薪津貼(勞保投保薪資6成,可領6個月,可與育兒津貼合併領取)、幼兒園學費減免等鼓勵政策。這些措施能否有效扭轉年輕人擔心「養不起」而「不想生」的心理狀態?

 

調查顯示,幼兒園學費減免至每月1500元到3500元之間,效果最好,有近6成受訪者表示因此增加生育意願,緊追在後的,是6個月育嬰留職停薪津貼合併育兒津貼(58%),育嬰留職停薪津貼(56%)、托育補助(54%),也能提高半數以上受訪者的生育意願;育嬰假(48%)、育兒津貼(47%)及生育獎勵(40%),民眾的反應較不顯著。

 

 

 

法國、德國、瑞典等歐陸國家與鄰近的日本,都將提高公共托育供給量,視為重要的鼓勵生育政策。根據《今周刊》調查,台灣年輕世代同樣迫切期待「增設價格合理、有品質的公共托育,免除家長苦等抽籤結果」,有52.4%受訪者希望政府能落實此目標,29歲以下年輕人更高達六成;北部民眾對公共托育的需求又高於其他地區。

 

除了增加公共托育名額,也有相當比率受訪者期待政府增加「定期給付」的補助額度,或延長補助時間,以降低育兒壓力。近五成民眾期待育兒津貼調高至每月5000元(行政院已宣示將在2022年8月達成);40%希望子女滿18歲以前,政府根據家庭收入按月給付育兒補貼;35%盼望育兒津貼的領取期限能延長至孩子滿5歲。

 

有37%受訪民眾希望台灣能效法瑞典,給予育有子女的勞工更有彈性的工時,將現行以半年為單位的育嬰假,改為以天為計算單位,並允許選擇全職、半天、4分之1或8分之1工時,以兼顧育兒需求。值得一提的是,生育意願最強的年收入百萬元以上單身者,有33%希望目前只到下午4點的公托收托時間能適度延長。

 

先有錢還是先有小孩?家庭年收入與生育意願呈「正相關」

 

有生育經驗的受訪者當中,有近4分之3(73.7%)在有了小孩以後,感到更幸福了;29歲以下受訪者有81.1%感到更幸福,比率明顯高於30到49歲(73%)。

 

 

家庭年所得不僅與生育意願高度相關,也直接影響生育之後的幸福感。年收入兩百萬元以上的家庭,有80%有了小孩以後覺得更幸福;年收入50萬元以下的,只有61%感到幸福。另一項有趣的發現是,不曾結婚卻有生育經驗的受訪者樣本數雖然不多,但認為更幸福的比率高達88.5%,遠高於結婚生子受訪者的72.8%。

- ADVERTISEMENT -
 
 
 

 

這項生育意願調查,形同一張清晰的鼓勵生育政策藍圖,政府若想讓生育率回穩,須從根本緩解育齡民眾的經濟壓力,若能有效提升所得,一切補貼都將事半功倍;如果所得一時之間難以提高,則可以藉提供充裕公共托育、鼓勵企業建構更友善的職場環境,以降低民眾對子女教養的焦慮,更能安心生育。

 

找出讓年輕人怦然心動的生育政策 詳見第1269期《今周刊》。

KY世芯、祥碩慘跌!謝金河示警:IC設計陷地緣政治漩渦 千萬不要心存僥倖!

 
 

謝金河

科技

2021-04-14 09:13

台灣的IC設計產業陷入地緣政治漩渦!

今年股價一路飆漲的IC設計族群,最近出現不小風浪,首當其衝的是營收很大比重來自中國的IC設計公司,災情最嚴重的是KY世芯,股價連跌了好幾個停板,華碩旗下子公司祥碩股價從2140跌到1215元,股價慘跌43%,其他還有不少IC設計公司跌幅都不輕,造成這次股價下跌最大的變數來自美國的壓力。

 


美中貿易戰開打,很多企業界大老都跳出來說,兩隻大象打架,台灣不要選邊站,不少半導體設計業者,也在這個夾縫中大發利市,最具代表性的是世芯從29.25元大漲到1000元,金麗科從19元漲到615元。

 

這次拜登政府上台,大家以為美中關係不會再出現像川普時代的對撞,結果,現在看來美國在晶片對中國更加堅壁清野,美國政府對中國國防軍工產業的制裁更進一步,最近又對七家企業列入清單,這其中包括與世芯往來密切的飛騰信息科技,這是世芯股價跌停的背景。

 

美國政府全面圍堵中國,卻發現最大破口在台灣,他們也注意到漢磊有一個總經理請辭,而整個團隊有一半的人被挖角到上海,美方列出清單,也要求台灣檢調及資本市場主管機關不可以睜眼閉眼,包括人才挖角,技術竊密等,台灣都要積極面對!

 

國內有關單位已針對拿了政府科專補助,又把技術賣給對岸的人及企業展開清查,未來這個衝擊會逐漸加大,也會對資本市場股價帶來巨大衝擊,這是個長期效應,千萬不要心存僥倖!

 


 

 
 
 
 
 

 

【我們想讓你知道】

有首歌歌詞是這樣唱的:「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對孩子的愛也是如此,太過溺愛,只會讓孩子把媽媽的付出看做理所應當,仗著被溺愛有恃無恐,甚至得寸進尺。有多少媽媽含辛茹苦把孩子撫養長大,孩子卻絲毫不會感恩。因為母愛太過無私,反讓孩子變得自私。

 

 

文 / 媽媽經

 

有多少媽媽含辛茹苦把孩子撫養長大,孩子卻絲毫不會感恩。因為母愛太過無私,反讓孩子變得自私。想要孩子學會感恩,媽媽的言行很關鍵。這四種媽媽,注定養不出感恩的孩子。

1. 太過溺愛,有求必應

有首歌歌詞是這樣唱的:「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對孩子的愛也是如此,太過溺愛,只會讓孩子把媽媽的付出看做理所應當,仗著被溺愛有恃無恐,甚至得寸進尺。有人說毀掉一個孩子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對他百依百順,這句話恰巧在一位朋友身上靈驗了。朋友的兒子多多從小飯來張口,茶來伸手,想要什麼東西無理取鬧之後必定能得到。

最近多多竟然開口就要買一個幾千元的賽車玩具,只因看到同學炫耀,自己不能被比下去。朋友意識到是以前太寵溺孩子,讓孩子產生了這樣的虛榮心,於是下了狠心不讓他買。沒想到孩子不僅責怪她小氣,甚至說出「賽車都買不起,憑什麼當我媽」這樣讓人心寒的話。出於對孩子的愛,媽媽總是想盡力地滿足孩子,可是過分的有求必應卻讓孩子把它當成了義務,如此一來,我們所有的滿足,孩子不會感謝,偶爾一次拒絕,孩子反而心生怨恨。

 

2. 窮養自己,富養孩子

一句「媽媽不愛吃,你吃」包含了無數母親對孩子無私的愛,可是別忘了,媽媽越無私,孩子就越自私。越是窮養自己、富養孩子,就越得不到孩子的感恩,因為媽媽習慣了犧牲、而孩子習慣了享受,慢慢地孩子就會對媽媽所有的付出感到受之無愧。

上週學校要求帶孩子去看電影,出了電影院,我便看到一位母親坐在路邊,手裡拿著圍巾,看到孩子走出來,趕緊迎上去問孩子冷不冷,把圍巾給她圍上。可是那孩子卻在一邊嫌棄地撕扯著圍巾,一邊嘀咕著:「坐在路邊,丟不丟人啊!」說起來,我見過許多這樣的場景:女兒在商場揮金如土,身後的媽媽卻穿著樸素。兒子用著最新款的 iPhone,媽媽卻用著淘汰的舊手機。孩子在前面趾高氣昂,母親卻在背後辛苦地拖著行李……不知道這些無私的媽媽們看到孩子臉上毫不愧疚的驕傲時,是否有一絲心酸?

許多媽媽把最好的都留給孩子,自己出穿用度卻總捨不得,最終不但沒有富養到孩子,還助長了孩子的「受之無愧」。一味地犧牲不是最明智的愛,真正的富養是讓孩子感恩。

 

3. 自私自利,不懂孝順

我們怎樣對自己的父母,也就決定了孩子會怎樣對待我們。前段時間,一個小女孩的問題,震驚了朋友圈,她問:「媽媽,我以後能把你送去養老院嗎?」因為這位媽媽正與兄弟姐妹們商量著把老母親送到養老院的問題。商量中,那些刺耳的話語全被女兒聽了進去。

「媽走路又不方便,在哪都麻煩。」
「我們還有孩子呢,哪有時間照顧啊,送養老院最好了。」

聽到這些,懵懵懂懂的女兒自然也想著,以後媽媽老了,麻煩了,就可以把她送到養老院。我們之所以對親情如此看重,就是因為它哪怕羈絆,也是人間最暖的溫情,如果我們自私自利,只把父母之愛當做羈絆,那麼未來孩子也不會回饋我們溫暖。想要孩子懂得感恩,先做一個懂得孝順的好媽媽。

 

4.時常打罵,傷害孩子

靠打罵教育孩子的媽媽,總是打著為孩子好的旗號,動不動就是一頓打罵。孩子作業磨蹭、考試考差、做事犯錯……不是挨罵,就是挨打,而當媽的總是語重心長地說「打你不都是為了讓你改掉這些壞習慣。」但是到最後孩子不僅沒改掉壞毛病,反而變得膽小怕事,跟媽媽產生隔閡。

大學時有一同學,從不會主動打電話關心父母,說到父母也總是很冷漠,我們開玩笑說,你媽媽真是養了個自私鬼。他卻說,不是他不孝順,而是曾經的打罵讓他無法抹去對媽媽的恨意。小時候媽媽對他很嚴格,一點做不好就要挨打。他就像為父母學習的奴隸,做得好沒有鼓勵,做不好就要挨打。

童年的痛他到現在還記憶清晰,長大以後他便報考了離家很遠的城市,直至現在都跟媽媽很生疏。許多打罵孩子的母親寒心抱怨,為什麼我明明是對他好,他卻不懂感恩?因為這種「好」只會給孩子帶來傷害。當媽的都是「打在兒身、痛在娘心」,可是孩子未必想接受這種方式的愛。因為打罵於他們而言就像一把把武器,我們都以利刃相對,如何要求他們報之以歌?

許多媽媽不解,為什麼為孩子付出所有,孩子卻不會感恩?因為沒有原則的溺愛,讓孩子認為索取「理所應當」。
因為犧牲自己的富養,讓孩子習慣了「受之無愧」。因為在孝順上的自私,讓孩子的不感恩也「理直氣壯」。因為自以為對孩子好的打罵,讓孩子對自己心生怨恨。想要孩子學會感恩,就把付出的機會多給孩子,把最好的榜樣做給孩子,用正確的方式愛孩子。

 

看更多好文,拉近你與孩子的距離:

 

本文由 媽媽經 授權轉載,原文 於此

( 圖:shutterstock,僅為示意 / 責任編輯:Winny )

死守「套牢放、獲利賣」就會賺?友達、群創...80歲老翁20年股海「賺千萬」,給我們的投資警醒

圖片僅示意,非當事人
 

畢德歐夫

理財

shutterstock

2021-04-14 09:02

這陣子股票熱,走到哪邊大家都在聊,連假期間的家庭聚會,同樣也是十分熱鬧,聽著老父親說著鄰居老周,一把年紀,還是相當熱衷於股票投資,聽說他買賣股票這20年來賺了一千多萬!

 

 

我疑惑問著:「那是多少的本金?然後怎麼樣的操作方式?」

父親說:「他好像都是套牢就放著,獲利有賺就出掉,套牢等著大多頭就解套,如果繼續套著就放著,所以這樣算一算獲利的部份應該有千萬。」

 

我不禁搖了搖頭,笑著跟父親說:「這樣子怎麼會是賺千萬?那他多年來套牢的股票,你知道是套住了多少本金,或者帳面虧損多少嗎?下市的有沒有計算進去?聽起來這應該比較像是鴕鳥心態。」不過老人家,頭腦也很難轉彎,還是覺得那位老鄰居很厲害,想想也罷,開心就好。

 

這位老周,年紀應該有80歲,目前操作金額大約6~700萬台幣,以前買的友達、群創套牢多年,這次的大多頭浪潮,竟也讓他真的等到了,通通解套不說,還賺了些錢。就以友達來說,去年3月的價格還一度只剩下6塊多,但最近收盤價則是21塊。父親說著:「真是很佩服他的抗壓性,不屈不撓,才能夠這麼多年來死抱著套牢股票不賣,真是很不簡單,以前曾買過的股票只要都不賣的話,現在應該都是賺翻。」

 

我連忙舉了所謂的「倖存者偏差」的案例給他聽,事情是這樣,有位百歲人瑞抽著香菸,然後在電視廣告上說著,我就是因為抽著某某牌香菸,所以健康快樂活到百歲,這真是很棒的養身產品!請問這廣告出了什麼問題?

 

 

百歲人瑞一邊秀出身份證,證明自己確實百歲無誤,但這樣的廣告很明顯,大家並不會去相信,好吧,也許還是有少數人會相信.....

 

總之,「因為死人是不會說話的」,那些50幾歲、60幾歲得肺癌離世的病人,他們是沒辦法上電視跟大家呼籲抽香菸有害身體健康。確實有很多股票在這波多頭浪潮下,慢慢解套,績優股就不說了,很多長期業績做不出來的公司,這次也都有人去動了,讓套牢多年的小股民歡聲雷動,彷彿當年失去的這筆退休金終於又跑回了身邊。

 

但別忘了,操作的方式不改,那終究還是要吐回去的,因為他們奉行著「有賺就趕快賣,有虧就不要理」。

 

這樣的策略,有空可以想想,會發生什麼狀況。

 

再者,那位老鄰居不停的短線進出,卻始終用人工單,也就是打電話下單沒折扣,網路下單或其他電子下單都不想學,其實台灣還是有非常多老年人習慣用打電話下單,操作長線也就罷了,但短線用「打電話」,這速度跟那些高手短線客相比,豈不是拿石頭去跟機槍對抗嗎?更何況,目前台股電子下單的折扣一般是5折或6折,有些券商還2.8折,這對於一年下來有常常交易的人來說,其實退傭就是一筆很大的獲利。

 

美股的話就更不用說了,大多數券商早已是零元手續費,這對於投資人來說都是很大的助益。

 
- ADVERTISEMENT -
 
 
 

 

喜歡操作短線的人,不妨夜深人靜時看看過去幾年花了多少手續費,如果你是常年小賺或者小虧的人,把那些手續費加上去,也許會有驚人的發現。

 

作者簡介_畢德歐夫

現為居家宅爸,專職投資人。

交易員、曾任美股交易室經理(Floor Manager),交易經驗17年,交易總筆數達百萬筆。每月發表在網路上文字產出達10萬字。先從台股起家,曾交易海內外期權達4萬口。操作商品:黃豆、玉米、小麥、原油、指數期貨、歐元、日圓,主力為美股市場。

本文獲畢德歐夫授權轉載,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