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林偉帆報導

台積電5日一度破新低剩433元,讓一名網友一個月內虧損130萬元。(圖/資料照)
© 由 三立新聞網 提供台積電5日一度破新低剩433元,讓一名網友一個月內虧損130萬元。(圖/資料照)

▲台積電5日一度破新低剩433元,讓一名網友一個月內虧損130萬元。(圖/資料照)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有意繼續升息抗通膨,符合市場預期,帶動美股4大指數拉尾收紅。台股今(7日)終場上漲350.76點、漲幅2.51%、收在14336.27點,台積電表現尤其突出,終場上漲22元來到457元,漲幅5.05%。不過台積電近期跌跌不休,5日一度破新低剩433元,讓一名網友一個月內虧損130萬元,最後決定賣出手上的半導體股,崩潰發畢業文嘆:「還是好好工作吧」。

網友4張台積電共虧損超過62萬元,42張聯電共虧損68萬元。(圖/翻攝自PTT)
© 由 三立新聞網 提供網友4張台積電共虧損超過62萬元,42張聯電共虧損68萬元。(圖/翻攝自PTT)

▲網友4張台積電共虧損超過62萬元,42張聯電共虧損68萬元。(圖/翻攝自PTT)

台積電股價自今年1月17日創下歷史新高的688元,5日一度跌到新低剩433元,血崩慘跌37%。這段期間持有5張以下含零股散戶超過50萬人,如今股東總數高達139萬人。不過持有1,000張以上的大戶由1,549人減為1,509人。就有一名網友在PTT曬出對帳單,只見他持有台積電4張、聯電42張,依買進金額計算,2檔股的平均成本分別為592元和53.8元,而6日收盤價分別為435.5元和37.15元,4張台積電共虧損超過62萬元,42張聯電共虧損68萬元,總計虧損130萬相當慘烈。

台積電1月17日創下歷史新高的688元,5日一度跌到新低剩433元,血崩慘跌37%。(圖/元大投資先生APP)
© 由 三立新聞網 提供台積電1月17日創下歷史新高的688元,5日一度跌到新低剩433元,血崩慘跌37%。(圖/元大投資先生APP)

▲台積電1月17日創下歷史新高的688元,5日一度跌到新低剩433元,血崩慘跌37%。(圖/元大投資先生APP)

原PO並發表畢業文寫道,一開始以為一天跌2%並不會太痛,也以為只要繼續持股,股價就有望回升,卻莫名奇妙在一個月內虧了130萬元,結果今天終於受不了,決定出清持股,正式從台股畢業,「還是好好工作吧」。PO文一出,引發許多網友熱議:「有單有推,好好工作晚上好睡覺」、「加油,留得青山在,等待局勢回穩再投資」、「賣了就不痛了」、「尊重,先鋒出現了」、「買高賣低,真有你的」、「每天看,一直賠更多會心情不好,賣了也是好」、「先跑是對的」、「居然真有停損台積電的」、「拍拍,停損很重要,底部還未到」、「沒關係,至少勇於停損,我也一開始以為不理,它會彈上來」。

 
 

財經中心/蔣季容報導

謝金河透露台股秘辛。(圖/資料照)
© 由 三立新聞網 提供謝金河透露台股秘辛。(圖/資料照)

▲謝金河透露台股秘辛。(圖/資料照)

台股近期大跌,外界關注政府是否要護盤;對此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透露,確實有官員來詢問他的意見,不過台灣也有外資開著轟炸機,不斷在台灣提款、割韮菜,直言「政府進去護盤沒有什麼用」。

謝金河8日在臉書表示,經過狂風暴雨的上半年跌勢,台股上半年下跌3933.11,跌幅18.2%,在亞洲排行第三慘,比台灣跌得多的有南韓、越南胡志明,而這個跌勢源頭來自半導體。台灣的產業結構非常倚重半導體,一旦半導體產業供需出現變化,台灣也會首當其衝。

謝金河分析,這次費城半導體指數大跌35.2%,Nasdaq大跌29.52%,影響最大的是台灣。看看全球重量級半導體公司股價全面都腰斬,Nvidia重跌59%,市值少掉5100億美元,就可以知道這次半導體股的修正有多慘。而台灣的TSMC、UMc、ASX跌幅在5成左右,也差不多與國際半導體股同步。

謝金河透露,在跌勢中,有幾位負責財經決策的官員詢問他的意見,問他要不要護盤,「我說台積電、聯電、日月光都有Adr在美國上市,台灣也有外資開著轟炸機,不斷在台灣提款、割韭菜,政府進去護盤沒有什麼用,等到費半指數跌夠了,台積電不再下跌,台股不用護盤也跌不下去!」

不過,謝金河提醒決策官員,長期要正視幾個問題,一是過度獎勵當沖,容易把股市導向賭場化,大家重交易,輕投資,尤其很多被視為小白的年輕人積極投入,在股市多頭的時候,大家以為股票錢很好賺,在放下學業、工作,奮不顧身在股市衝浪,這回股市像崩山般重挫而下,很多小白一無所有,甚至滚出大債務,這才是真正的危機。

謝金河指出,全世界大多數國家都鼓勵長期投資,例如持股若干年,可以得到租稅優惠。但台灣當沖降稅,長期投資反而要繳相對高的股利所得。於是長期以來,大家熱衷短線操作,不願長期持有,市場在乎賺差價,跌勢中就會出現恐慌殺戮的慘況。

再來是市場上非常不公平的借券放空機制,一般小散戶沒有借券賣出的實力,但大戶,外資可以結合券商,上市企業老闆,大家借出股票轟炸市場,這種不對稱的共犯結構,是台灣獨有。謝金河表示,這次貨櫃航運股跌最慘,正是代表作,一個是當沖亂了籌碼,一個是肆無忌憚的借券放空機制。

謝金河強調,這3年台股漲幅很大,很多公司市值翻了好幾番,現在股價跌下去了,如果公司真有投資價值,這個時候大股東可以出來執行庫藏股,「展現公司的誠意,這比政府護盤更有效!」

★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財訊快報/陳孟朔】根據中國乘聯會的初步估計顯示,特斯拉(Tesla,美股代碼TSLA)6月在中國的汽車銷量達7.8萬輛,月增142%,年增135%,與4月中國因防疫封城停產的情況有明顯改善。  不過,就今年上半年表現而言,比亞迪以超64萬輛的銷量成績超越特斯拉,成為2022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冠。

  今年上半年,比亞迪銷量為64.14萬輛,特斯拉交付量為56.4萬輛,二者差距近8萬輛。

  特斯拉股價在連續兩天反彈25.78美元或3.83%後,週三回吐4美元或0.57%至695.20美元,日高和日低各在703.69美元和681.56美元,成交164.5億美元居美股之首。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股價罕見連續3個月月線收黑導致第二季股價狂瀉404.18美元或37.5%為該公司自2010年第二季上市以來單季最大跌幅。

 

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在決策會後記者會上說,7月會議可能跟這次一樣,再次調升利率3碼。 路透

經濟日報 編譯廖玉玲/綜合外電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於台灣時間16日凌晨2時宣布調高利率3碼,基準利率升至1.5%~1.75%,調升幅度為1994年來最大,利率水準也高於2020年3月新冠疫情爆發前。主席鮑爾在會後記者會上說,下次開會,也就是7月時可能會再升3碼,充分展現與通膨對抗到底的決心。

 CNBC報導,Fed主席鮑爾在會後記者會上表示,從今日的角度來看,「調升2碼或3碼似乎是我們下次會議最可能的作法;我們預期目前的升息速度將非常恰當」。

 決策官員對於利率的調升速度預測比之前更快,根據與會後聲明同步公布的「點狀圖」,官員如今預估到今年底聯邦資金利率為3.4%,遠高於3月時所預測的1.9%;2023年底利率將來到3.8%,比3月預測結果整整多出1個百分點;對於通膨的預測也有所調高,現在預估今年底PCE指數會上揚5.2%,高於3月預測的4.3%,但扣除食物和能源價格的核心PCE,則上修至4.3%,只比3月的預測多出0.2個百分點,而美國5月核心PCE上升4.9%,換句話說,Fed官員依然認為,接下來幾個月通膨將逐步降溫。

 至於對經濟的展望官員顯然較不看好,對今年經濟成長率的預測從3月預估的2.8%降至只剩1.7%。

 但決策會後聲明顯示,官員大致上仍對美國經濟前景充滿信心,「第1季整體經濟活動稍微下墜,但之後似乎已回升。近幾個月就業強勁增長,失業率維持在低檔。通膨依然高張,反映的是與疫情、能源價格上漲以及更廣泛的價格壓力相關的供需失衡問題」。

 這次利率一口氣調升3碼的決議,僅堪薩斯聯準銀行總裁喬治(Esther George)反對,她支持升2碼即可。

 美股在決策出爐後一度跌到平盤之下,但大多時候都維持漲勢,道瓊工業指數上漲約303點或1%,那斯達克綜合指數漲幅更超過2%;DXY美元指數持續走軟,跌約0.6%;國際油價則因經濟前景轉淡而下跌。

 道瓊工業指數上漲303.7點,漲幅1%,收30,668.53點。

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漲54.51點,漲幅1.46%,收3,789.99點。

科技股那斯達克指數上漲270.81點,漲幅2.5%,收11,099.16點。

(中央社紐約15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今天展開貨幣政策會議,市場認為聯準會恐一口氣升息3碼。金融理財網站Bankrate整理出美國聯邦資金利率過去40年升降歷程,並分析利率大幅變動的背景因素。

Bankrate專文指出,美國聯邦資金利率(Federal Funds Rate)近來不斷調升,但回顧歷史仍處於低點。部分原因是這項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設定的關鍵借貸基準,在過去16年一直低於歷史平均值。

事實上,這段期間美國聯邦資金利率曾有長達9年時間都處於趨近於零的最低目標區間,首先是2008年到2015年,然後是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

但美國聯準會設定的利率,也曾在1980年代初期調升至20%的高點。

● 1981至1990年:聯準會對抗「大通膨」

美國聯邦資金利率從未像1980年代如此之高,其中大部分原因是聯準會想要對抗通貨膨脹問題,通膨率在1980年飆升至有紀錄以來的最高峰14.6%。

結果,聯準會做出一些似乎跟預期相反的的事情,它製造了一場經濟衰退好讓物價下跌。

1980年1月,美國聯邦資金利率為14%。到了1980年12月5日,美國聯準會官員結束電話會議時,他們將利率區間大幅上調2個百分點來到19%至20%,這是有史以來最高點。

然後聯準會開始大幅降息,首先在1982年11月2日降到13%至14%的目標區間,然後在1982年7月20日降到11.5%至12%。經過一些波動之後,從1984年11月迄今,聯邦資金利率都沒有超過10%。

在這10年期間,聯準會官員不是把利率緩慢且逐漸往一個方向調整,而是經常大幅升息,然後大幅降息,之後又大幅升息。

● 1991至2000年:葛林斯潘時代

美國聯準會在大通膨時代經歷了動蕩的幾年後,時任聯準會主席葛林斯潘(Alan Greenspan)面臨一段相對平靜得多的時期,但這並不是說他領導聯準會近18年時間中沒遇到應有的挑戰。

從1990年8月開始的8個月經濟衰退之後,葛林斯潘等美國聯準會官員設法將聯邦資金利率一路調升,直到2000年5月的6.5%利率目標,這是該時期的最高點。聯邦資金利率曾在1992年9月降至3%,是1990年代最低點。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事蹟是美國聯準會首次實施「保險」降息,這代表聯準會降息是為了給經濟帶來額外提振,而不是為了因應衰退。1995年、1996年和1998年就是這種情況,當時金融體系面臨俄羅斯債務違約、大型對沖基金倒閉等一連串不利因素。

● 2001至2010年:網路泡沫、911恐怖攻擊和2008年金融危機

2000年代是美國聯準會迄今為止最具有節奏的時期,當時聯準會遵循緊縮和放寬利率的明確週期。

2000年代初期,科技類股的股市泡沫破滅後,引發了一場經濟衰退,又因911恐怖攻擊而加劇惡化,當時聯準會降息多達13次,利率來到1%的低點,對於那些記得1980年代利率的人們來說,這個利率區間可能難以想像。

隨後,美國聯準會在2004年至2006年期間成功升息17次,所有這些升息都是漸進式、每次幅度1碼,逐步調到5.25%。

直到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和隨之而來的大衰退,經濟狀況這才猛然踩下剎車。美國聯準會隨後做了不可思議的事情,即是一次降息100個基點至趨近於零的利率區間 這在當時是聯準會史上最積極的經濟救援行動之一。

● 2011至2020年:從大衰退和疫情流行中復甦

美國聯準會無法擺脫2010年代的零利率,就像它無法擺脫毀滅性的經濟衰退一樣。

2008年至2015年,聯準會官員將聯邦資金利率維持在趨近於零的最低目標區間,之後他們每次只升息1碼,2016年升息1次,2017年升息3次,2018年升息4次,而達到2.25%至2.5%的目標區間。

面對不溫不火的通貨膨脹和放緩的經濟成長,美國聯準會還在2019年決定降息3次,以帶給經濟新的提振,類似葛林斯潘在1990年代的「保險」降息。

但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大流行到來,開啟了另一段趨近零利率的時代。隨著經濟減速,2020年3月聯準會在13天內的兩次緊急會議,大幅降息至趨近於零的目標區間。

● 2021年至今:通膨問題回歸

美國聯準會在今年3月升息1碼,為2018年以來首次升息。聯邦資金利率於2020年至2022年長達2年時間維持在趨近於零的區間,讓美國經濟有時間從COVID-19疫情大流行的衝擊中恢復過來。

聯準會又在今年5月的會議升息2碼,這是2000年以來最大升息幅度。

美國喬治梅森大學貨幣政策學者薩姆納(Scott Sumner)表示,就像聯準會官員在1990年代擔心通膨問題一樣,聯準會可能在2020年代初期擔心通膨率過低。

薩姆納提到,從許多標準來看,完全不同的美國聯準會正在掌舵,這代表聯準會官員不希望透過類似1980年代的激進、波動性大幅升息來抑制通膨問題。(譯者:陳彥鈞/核稿:林治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