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向錢看-施昇輝

理財

shutterstock

2020-10-13 11:50

最近受邀上金鐘獎最佳主持人謝哲青主持的金鐘獎最佳節目「青春愛讀書」,和大家導讀一本我很喜歡的投資理財經典《富爸爸,窮爸爸》,可說是財經作家少有的殊榮。

 

我第一次讀它的時候,還是一個「上班族」,因為每個月都有薪水入帳,所以對投資理財的感受不是太具體。這一次為了上節目,特地再看一次,此時已不再上班,更能體會投資理財對人生的重要性。同時,此時的身分已經是「財經作家」了,所以必須更精確地去解讀作者在書中所要闡述的理念。我認為整本書的精華就是這14個字:「富人買的是資產,窮人買的是支出。」

 

「買」意謂「付錢取得」,但富人取得的是能繼續幫他「賺錢」的資產,而窮人取得的就只是「花費」,不會再藉此而能賺到更多的錢。

 

窮人—為錢工作,陷入缺錢的輪迴

 

 

絕大多數的人從工作取得收入後,都想要追求「當下的享受」,是基於「貪婪」的心態,甚至只是在同儕壓力下的行為,以免被視為落伍,以免被人嘲笑,這時其實是「恐懼」在作祟。手機、汽車、名牌包,一旦買下來,價值就只剩下不到一半了,因為另一半就只是「虛榮」罷了。

 

買了這些時尚品之後,又要繼續拼命「為錢工作」,然後存到了足夠的錢,又要再次把手機、汽車、名牌包升級。之後再繼續工作、存錢、再升級,周而復始,陷入永遠缺錢的輪迴。

 

如果你的收入還能支付這些開銷,至少不會被錢追著跑,但其實有更多人在還買不起的時候就想擁有,那就會落入「負債」的處境,結果就註定要越來越窮了。

 

富人—讓錢工作,追求未來財富

 

富人則完全相反,他們會拿錢去買股票,讓這些股票可以幫他賺錢,不論是領股息,或是賺價差,都能使他的資產繼續增加,也就是「讓錢為他工作」。或者他們會拿去買房地產,或任何可以增值的標的,甚至去進修、增加自己的工作能力,為的則是追求「未來的財富」。

 

不過,有人一定會反駁說,買股票、房地產不一定會賺錢,甚至還可能賠錢,所以還不如拿來消費,至少可以得到小確幸。這種心態將註定你一輩子當窮人,但你只要買進安全穩當的績優股,或地段很好的房地產,你就比別人更有機會成為富人。

 

 

很多小資男女一方面不想犧牲享受,一方面又想藉投資理財來賺錢,結果就想抄捷徑,用小錢來搏大利潤,這種對「高報酬」的期待,反而會伴隨「高風險」,然後就會離富人之路越來越遠,這種投機心態才是最危險的。

 

一般人對「資產」的簡單定義是能讓你的錢越來越多,而「負債」則是會使你的錢越來越少,所以他在書中提到「房子不是『資產』,而是『負債』」時,確實顛覆了很多人的觀念,甚至成為許多不願買房,只願租房的人最有力的理由。不過,這其實是大多數讀者斷章取義的誤會。

 

不是別買房子 別買負擔不起的房子

 

 

他在書中曾明確寫到「我的意思並不是別買房子」,而是別買負擔不起的房子。這個論點和我常說「第一棟房子,買得起最重要」不謀而合。買得起,就是「資產」;買不起卻執意要買,就是「負債」。作者從事很多年的房地產投資,也賺了大錢,所以怎麼可能說房子不是資產?

 

現在買房最大的壓力是頭期款,但只要不是買在蛋白、蛋黃區,然後願意犧牲享受、努力存錢,真的不該太早放棄買房的夢想。付了頭期款之後,後面每個月要還的銀行貸款,差不多和房租相當。你付貸款,是買「資產」;你付房租,就是買「支出」。

 

最後,我要提醒已經有富人思維的讀者,或許你這幾年從股票投資上有賺到錢,這時請你該把「股票」這個資產,適時轉成更能保值的「房地產」。這是書中沒提到的觀念,或許是因為作者太有錢了,不需要做調整,但對小資男女來說,千萬不要忽視隨時有可能降臨的股災。真有這麼一天,肯定會讓你的富人之路瞬間中斷,屆時原本的「資產」就會變成「負債」了。

 
 

尼格爾.康貝朗

理財

shutterstock

2020-10-14 15:44

把那些「我一定要第一個去買新款iPhone」的購買欲降到最低。這通常只是虛榮或缺乏安全感下的購物,而非你生活中需要的東西。

 

先存了再花

 

「只花已經賺到的錢。」

 

你每個月會存多少錢?調查顯示,很少人覺得自己存款夠多,而且有很多人根本就是月光族。

 

在美國,2018年bankrate.com的調查指出,介於18到53歲的人,有25%沒有積蓄,無可憑藉;另外25%的人,積蓄只夠支付三個月的生活開銷。

 

英國的情況也相去不遠,2018年史基頓房屋抵押貸款協會(Skipton Building Society)的研究發現,四分之一的成人沒有積蓄,十分之一則是花的比賺的多。金融行為監理總署(Financial Conduct Authority)在2017年的調查中發現,全英國有三分之一的人積蓄不到2千英鎊(大約7萬2千台幣)。

 

存款是累積財富的基石。如果你存不了錢,財富就不會眷顧你。可悲的是,對很多人來說,尤其是年輕人,存錢絲毫沒有因為時代進步變得比較容易;薪水紋風不動,居住和生活成本逐漸上升,更別提周遭盡是煽動你花錢的誘惑。

 

好消息是,你不用每個月提撥大筆收入來存錢才能改變你的財務狀況,只要養成儲蓄習慣就是具備一種富裕心態,靠著時間的複利效應,你早早提撥的小錢日後都會大有斬獲。

 
印度疫情惡化 台康生快篩在手訂單達百萬劑 年底營收貢獻破億元。(圖:AFP)
印度疫情惡化 台康生快篩在手訂單達百萬劑 年底營收貢獻破億元。(圖:AFP)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印度確診病例數突破 700 萬人次,催出快篩檢測需求強勁拉升,台康生 (6589-TW) 與寶齡富錦 (1760-TW)、安肽共同開發的飛確 Vstrip COVID-19 抗原快篩試劑,本月將取得印度醫材進口許可認證,據悉,台康目前在手訂單量已突破百萬劑,後續訂單數量將持續增加,貢獻營收也將突破億元。

印度近日新冠疫情嚴峻,近 3 個月快篩檢測需求量迅速成長,已達 700-900 萬劑,印度政府每月都釋出標案,平均需求量約 100 萬劑,且需求持續增加;目前印度僅有 5 家抗原快篩試劑供應商,其中 3 家為印度業者、1 家為比利時業者,台康生則列為第 5 家。

飛確抗原快篩試劑由台康、寶齡與安肽共同開發,其中台康主導印度市場,該產品 9 月底取得印度銷售許可,並於上周再提出醫材進口許可認證,預計 2-3 周內取得認證後即可出貨。

據了解,台康生透過印度經銷商向政府爭取標案、洽談私人企業採購案,估年底前訂單量已有百萬劑,預計取得醫材進口許可認證後,將開始出貨,法人看好,以目前訂單量來看,營收貢獻將突破億元。

 

此外,該產品屬於三家廠商共同生產,安肽生醫為抗體開發廠商、台康為 GMP 抗體製造商、寶齡則為產品製造廠。台康將向寶齡訂購快篩數量後,由寶齡生產產品再銷售給台康並出貨至印度。

產能方面,台康表示,目前抗體庫存量約可生產 500 萬劑快篩試劑,加上陸續進行生產抗體,整體產能供給充裕。

隨著台康生即將取得印度認證,後續也將可望陸續與沙烏地阿拉伯、中東國家、非洲、英國及南美地區客戶接洽訂單,迎來快篩需求商機。

 

自律

 

【編聊邊看,我想讓你知道的是】

好習慣的培養在職場、

人際和生活各方面都很重要,

我們知道成功人士都擁有一些共通的好習慣,

美國企業管理顧問 Ron Alford 也認為

「一切頂尖的成就都來自卓越習慣的養成。」

但他同時指出,多數人都清楚良好的習慣是什麼,

但只有少數人能真正做到。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文/蔡芷庭

 

「卓越的習慣」

到底如何養成?

如果常讀一些有關自我成長的書籍或文章,

那你對「自律(self-discipline)」這個字應該不陌生。

1. 要培養好習慣,就要自律。

2. 成功沒有什麼秘訣,

只不過是能夠堅持而已。

3. 自律才能自由,

所有的癥結都是因為你無法鞭策自己。

他們告訴你:要自律,

要堅持每天早起、讀書、學英語……

堅持下去,你就能走在別人前面。

但如果你曾有想培養一個好習慣卻以失敗告終的經驗,

不難發現「自律」其實並不容易, 

明明知道做什麼才是對的,

但就是沒有動力,到底是為什麼呢?

 

「自律」的真相

Ron Alford認為,

我們一切的行動乃至於習慣,

都是大腦中的「獎勵機制」促成  

這項機制分成兩個部分,

第一是「做了就會有收穫」,

叫做反饋;

第二是「不做就會有損失」,

叫做懲罰 。

這就是構成我們「去做某件事情」的動力來源。

想想看:你今晚加班到 12點,

明天給你發 5000元獎金,

應該很多人都會去做;

或是你今晚不加班把計畫趕出來

老闆就要炒你魷魚,你肯定也做。

「自律」的本質其實就是結果導向 ,

當反饋或懲罰結果非常明確,人自然就會自律。

 

 

 

「好的自律」源於「內驅力」

榮格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稱為「內驅力」,

是指人的身體自動喚醒緊張感,

產生執行任務的內部動力。

當大腦的獎賞機制對某件事產生記憶,

我們會習慣性地去執行某件事,

即使很累、很忙,「內驅力」也會迫使你去做。

Ron Alford指出,

許多商業人士都有早上讀報紙、書刊的習慣,

但這樣的「自律」

並不是建立在「強迫自己」的基礎上,

而是不這麼做他們就無法第一時間

掌握最新資訊和世界的脈動。

他們的大腦已經記憶

這些對他們的事業大有幫助的行為 ,

他們自然有滿滿的內驅力去吸收新知。

 

培養「好的自律」的 3步驟

現在你要做的就是提高內驅力,試試以下的方法:

1. 確認目標

當你為了自我提升去書店買了本書,

告訴自己每天早上起來要讀半個章節。

然後你發現你其實讀不太懂,

甚至讀幾頁就想睡了,

這時候要怎麼樣堅持下去?

其實你該問的不是怎麼堅持,

而是「讀完這本書對你有什麼很明確的幫助?」

如果沒有就換一本吧。

 

 

 

2. 讓計畫「容易實行」

一件事情要能長久持續,

無非 降低阻力與提高動力 。

所以在制定習慣培養計畫時,

要從隨手可得的方法開始。

例如堅持健身,不妨最大限度降低阻力。

健身一定要有器材、場地、裝備嗎?

不妨試試下班回家改走樓梯、

看電視時站著做些簡單的提臀動作。

 

3. 找出你的優勢

我們常常有一個誤解:

很多時候,我們說自己「喜歡」某件事情,

其實未必真的是喜歡, 更大的可能性

是因為自己「有能力把這件事做好」。

一件任務當我們做到得心應手,

花的時間更少、產值更高,

我們從中得到的正向反饋就越多,

也因此刺激大腦的「獎勵機制」,

讓我們不須勉強自己就能自發去做這件事,

習慣的養成也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