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是外國人的? 專家:用持股占比看 外資的確是名義上的老闆

 
 

張家麒

科技

shutterstock

2021-02-07 13:51

台積電(2330)有台灣「護國神山」之稱;更在上月21日衝到679元,來到股價的歷史新高,也是全球許多企業合作的晶片供應商。

但有人認為台積電不完完全全是台灣企業,因為外資的持股占比相當高;分析師陳相州對此說明,用不同的方向和角度去看,則會有不同的答案。

 

 

陳相州於臉書粉絲團「股添樂 股市新觀點」發文分析,從三種面相來看的,分別是,「持股占比」、「企業的經營決策」、「股東人數」,當中有兩項可以證實台積電是屬於台灣企業。

 

陳相州說明以「持股占比」來看,外資的確是名義上的老闆,而且佔了絕大多數,不過這些外資通常是機構法人,它們的背後代表的是來自世界各地的資金,這些資金主要是財務投資,並沒有介入經營。


倘若用「實際掌控經營決策」的角度來看,台積電董事會裡面有台積電董事會共有十席董事,包括其中六位是獨立董事。除了董事長及總裁外,另有1席董事及1席國發基金代表,且多半都是台灣人,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台積電無疑是台灣的企業。


另外如果由股東人數來看,自從109年開放零股交易後,台積電的散戶數自此暴增。目前台積電總股東數逼近80萬,有79萬都是台灣散戶,所以如果以「人頭」來看,散戶反而比較像是台積電的老闆。

 

 

 

台積電用一流人才做二流工作?一文帶你看懂護國神山工程師都在做些什麼!
台積電
台灣將這麼多一流人才放到台積電做二流工作,對於社會整體是損失?專家表示這個說法「對,也不對」,什麼意思?白話解析台積電內部工程師都在做些什麼!

日前有大學教授認為,台積電成功是否來自於聘僱國內一流人才,做二流的工作?引發廣大迴響。作者整合專業背景及友人觀點,認為早期的台積電確實讓高手做二流工作,但國外有其特殊產業背景,台積電就是專注於看似基本的工作,才能在累積20年研發實力後,一舉超越英特爾。

周刊引用大學教授的話報導:從「全球車用晶片荒」看台灣的兩難:台清交一流人才做二流工作堆起台積電成功,對台灣是種損失?文中引述:如果一粒麥子不死,就不會生出更多的麥子。芬蘭諾基亞失敗之後,釋放出的人力造成芬蘭新創事業大為發達;加拿大黑莓失敗之後,也促成滑鐵盧四周的新創產業圈。台灣將這麼多一流人才放到台積電做二流工作,對於社會整體是否會是損失?教授在Facebook上沒有給答案,那麼我來給大家答案:是也不是。

什麼嘛!廢話,給這種答案,有等於沒有。別急別急,聽我慢慢道來。如果大家不了解台積電在做什麼,又如何能夠理解我的意思呢?因此想要深刻了解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必須先了解到底這些台清交一流人才在台積電都做些什麼工作?我來舉一個例子,讓大家也做一回台積電的工程師吧!

 

什麼是積體電路(IC:Integrated Circuit)?

將電的主動元件(二極體、電晶體)與被動元件(電阻、電容、電感)縮小以後,製作在矽晶圓或砷化鎵晶圓上,稱為「積體電路(IC:Integrated Circuit)」,其中「堆積(Integrated)」與「電路(Circuit)」是指將許多電子元件堆積起來的意思。

將電子產品打開以後可以看到印刷電路板(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如圖一所示,上面有許多長得很像「蜈蚣」的積體電路(IC),積體電路的尺寸有大有小,我們以處理器為例邊長大約20毫米(mm),上面一小塊正方形稱為「晶片(Chip)」或「晶粒(Die)」,晶片邊長大約10毫米(mm),晶片上面密密麻麻的元件稱為「電晶體(Transistor)」,電晶體邊長大約100奈米(nm),而電晶體上面尺寸最小的結構稱為「閘極長度(Gate length)」大約10奈米(nm),這個就是我們常聽到的台積電「10奈米製程」。

 
圖一:由電晶體(Transistor)組成晶片(Chip)再封裝成積體電路(IC)。
曲博科技教室

延伸閱讀:日本為什麼這麼渴望台積電?力邀設廠背後,透露了日半導體產業的哪些軟肋?

什麼是場效電晶體(FET:Field Effect Transistor)?

電晶體的種類很多,先從大家耳熟能詳的「MOS」來說明。MOS的全名是「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電晶體(MOSFET: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構造如圖二所示,左邊灰色的區域叫做「源極(Source)」,右邊灰色的區域叫做「汲極(Drain)」,中間有塊金屬(紅色)突出來叫做「閘極(Gate)」,閘極下方有一層厚度很薄的氧化物(黄色),因為中間由上而下依序為金屬(Metal)、氧化物(Oxide)、半導體(Semiconductor),因此稱為「MOS」。

 
 
圖二: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電晶體(MOSFET)的結構與工作原理。
曲博科技教室

MOSFET的工作原理很簡單,電子由左邊的源極流入,經過閘極下方的電子通道,由右邊的汲極流出,中間的閘極則可以決定是否讓電子由下方通過,有點像是水龍頭的開關一樣,因此稱為「閘」;電子是由源極流入,也就是電子的來源,因此稱為「源」;電子是由汲極流出,看看說文解字裡的介紹:汲者,引水于井也,也就是由這裡取出電子,因此稱為「汲」。

  • 當閘極不加電壓,電子無法導通,代表這個元件處於「關(OFF)」的狀態,我們可以想像成這個位元是0,如圖二(a)所示;
  • 當閘極加正電壓,電子可以導通,代表這個元件處於「開(ON)」的狀態,我們可以想像成這個位元是1,如圖二(b)所示。

MOSFET是目前半導體產業最常使用的一種場效電晶體(FET),科學家將它製作在矽晶圓上,是數位訊號的最小單位,我們可以想像一個MOSFET代表一個0或一個1,就是電腦裡的一個「位元(bit)」。電腦是以0與1兩種數位訊號來運算,我們可以想像在矽晶片上有數十億個MOSFET,就代表數十億個0與1,再用金屬導線將這數十億個MOSFET的源極、汲極、閘極連結起來,電子訊號在這數十億個0與1之間流通就可以交互運算,最後得到使用者想要的加、減、乘、除運算結果,這就是電子計算機或電腦的基本工作原理。晶圓廠像台積電、聯電,就是在矽晶圓上製作數十億個MOSFET的工廠。

 
Peshkova via 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日本為什麼這麼渴望台積電?力邀設廠背後,透露了日半導體產業的哪些軟肋?

閘極長度:半導體製程進步的關鍵

在圖二的MOSFET 中,「閘極長度(Gate length)」大約10奈米,是所有構造中最細小也最難製作的,因此我們常常以閘極長度來代表半導體製程的進步程度,這就是所謂的「製程節點(Node)」。閘極長度會隨製程技術的進步而變小,從早期的0.18、0.13微米,進步到90、65、45、22、14奈米,到目前最新的製程10、7、5奈米,甚至未來的3奈米。當閘極長度愈小,則整個MOSFET就愈小,而同樣含有數十億個MOSFET的晶片就愈小,封裝以後的積體電路(IC)就愈小,最後做出來的手機就愈小囉!

 

10奈米到底有多小呢?細菌大約1微米,病毒大約100奈米,換句話說,人類現在的製程技術可以製作出只有病毒1/10(10奈米)的結構,厲害吧!

化學機械研磨(CMP)的工作原理

由於晶片內的電晶體愈來愈多,製程節點愈來愈小,晶片面積愈來愈小,要把數十億個電晶體的源極、閘極、汲極連接起來必須使用多層導線,如圖三所示的第一層金屬(M1)、第二層金屬(M2)⋯⋯,而多層導線中的每一層金屬都必須先把表面磨平才能再堆疊上面一層,因此必須使用「化學機械研磨(CMP: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來將各層金屬表面「磨平」,這個原理很簡單但是很重要,成為先進製程成敗的重要關鍵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圖中金屬和金屬之間並不是空心的(否則晶片掉地上金屬導線就垮掉了),而是一種低介電常數(Low K)的絕緣材料,一般是使用塑膠(聚合物),為了拍出這張電子顯微鏡照片,科學家先用化學藥品溶解塑膠所以看起來是空心的。

 
圖三_積體電路的多層導線示意圖。
聯華電子

化學機械研磨(CMP)的原理非常簡單,大家一定都看過銅油去擦銅器(例如:銅扣、銅環等),會使銅器表面變得閃亮亮像鏡子一樣,為什麼這些銅製品擦過銅油以後表面就會閃亮亮呢?銅器用久了會與空氣中的氧反應形成銅锈,銅锈其實就是「氧化銅」,會造成銅器表面粗糙不光滑,而銅油基本上是由「粉」與「油」組成,「粉」通常是硬度較高的陶瓷(金屬氧化物)粉末,它的功能是與銅器表面磨擦而將銅器表面的銅锈刮除,但是在磨擦的過程中必須有「油」來潤滑,這種方式沒有化學反應產生,主要是利用「機械」方式來回不停反覆所造成。

在化學機械研磨(CMP)中除了機械方式,通常還會加入一些化學藥品來與矽晶圓產生化學反應,以縮短晶圓表面研磨平坦所需要的時間,這種方式結合「化學」與「機械」原理,故稱為「化學機械研磨」。研磨時所使用的原料稱為「漿料(Slurry)」,主要是由粉與水組成,「粉」是硬度較高的陶瓷粉末,它的功能是與晶圓表面磨擦而將凸出來的部分磨平;「水」通常含有化學藥品,它的功能是潤滑與侵蝕晶圓表面,將晶圓表面磨平。

 
Lisa Fotios via Pexels

化學機械研磨(CMP)的製程參數

化學機械研磨所使用的設備如圖四所示,先將矽晶圓「正面朝下」,吸附在晶圓基座的下方,同時在橡膠墊上注入「漿料(Slurry)」,漿料在矽晶圓與橡膠墊之間,由晶圓基座施加壓力向下並且高速旋轉,使矽晶圓表面受到漿料與橡膠墊的磨擦而變平坦,這個原理夠簡單吧!別小看這台不起眼的設備,圖四那樣一台12吋晶圓先進製程所使用的化學機械研磨機大約新台幣1億元,怎麼樣,嚇到了吧!

假設你是台積電的研發工程師,主管要求你用這台機器把12吋晶圓的表面磨平,那麼你能調整的「製程參數」有那些呢?所謂的製程參數是指調整那些變數可以達到工程目標,看看圖四大家應該也猜得出來,就是晶圓基座向下的壓力、橡膠墊的硬度與旋轉速度、漿料的種類、濃度、流速、反應的溫度和濕度,大概就這些了吧!看到這裡,你是不是也覺得可以去台積電當工程師了呢?

 
圖四_化學機械研磨(CMP)的設備與製程參數。
曲博科技教室

延伸閱讀:如果我有一座新冰箱⋯20年最熱議作文題,結合台積電、天竺鼠車車網友玩出什麼梗?

早期的台積電的確「是」一流人才做二流工作

我在讀碩士班時認識了一位優秀的學長,他是材料專家,我們實驗室裡的第一個氫能反應器和控制程式是由他一個人設計組裝完成,2000年他博士畢業後進入台積電工作,當年台積電量產的是8吋晶圓0.18微米製程,他進入台積電12吋晶圓0.13微米先進製程研發部門,負責的就是化學機械研磨(CMP),成功開發順利量產,有一回他和我聊天說自己每天的工作就是「開關水龍頭」,意思是控制漿料的流量把晶圓磨平,同時也提到自己是這個部門學歷最低的人,未來要升遷可能不容易。

我聽了不敢相信,清大材料博士是這個部門學歷最低的人,我好奇的問:那你的同事都是什麼來歷?他不急不徐的回答:一位是麻省理工學院(MIT)機械博士,另外還有史丹佛大學(Stanford)、劍橋大學(Cambridge)材料博士,哦!還有一位是哈佛大學(Harvard)化學博士......,我立刻打斷他:好了!好了!你別說了,我相信你是這個部門學歷最低的人。當年這個部門的高學歷雖然未必是所有部門的狀況,但是由此可見台積電對一流人才的吸引力。

在美國,擁有這些學歷的人會去FAAMG(Facebook/Apple/Amazon/Microsoft/Google)做動腦筋的設計工作,製造業的工作通常不是他們的首選,而台積電做的是晶圓代工,本質上就是製造業,因此確實有人認為台積電是用台清交一流人才做二流工作,某種程度來說這是對的,因此我說:是,至少早期的台積電是這樣,而且不只台清交,連美國長春藤名校的博士都做同樣的工作。

 
Shutterstock

現在的晶圓代工已經「不是」二流工作了!

隨著時間的演進,目前的晶圓製造已經逼近物理極限,製程愈先進複雜度愈高,前面提到的化學機械研磨(CMP)是晶圓廠裡比較簡單的製程,大家聽起來會覺得這種東西不是找個大學畢業生就可以做了?但是再想想,如果要把12吋晶圓的表面磨平,而且整片晶圓的表面平坦度必須滿足正負1奈米的誤差,大約10顆原子的大小,而且金屬是硬的,塑膠是軟的,兩種不同性質的材料要一起研磨,怎麼樣,沒有想像的簡單吧!

此外,先進製程裡還有其他技術例如:光學微影、薄膜成長、蝕刻、摻雜是更複雜的,而且未來發展到「埃米製程」材料的量子效應愈來愈明顯要如何克服?(備註:埃米製程是指「次奈米製程」也就是製程節點小於1奈米)。因此在先進製程的時代,我們已經不能再說現在的台積電做的是二流工作了!因此我說:不是。事實上就是因為這些一流的人才造就了今天的台積電,能夠超越英特爾、三星成為世界第一,而英特爾這樣的科技巨人或許就是因為在美國比不上FAAMG的吸引力,最後才敗陣下來的,不是嗎?

 
愛范兒

產業的發展必須因地置宜不能好高騖遠

台積電是「先進的」製造業,因為毛利高因此在台灣薪資待遇好,能夠請的起這些優秀的博士、碩士,那麼教授的問題:台灣將這麼多一流人才放到台積電做二流工作,對於社會整體是否會是損失?我認為不會,台灣有那樣的環境去造就本土的FAAMG這種公司嗎?如果沒有,那將這些人才釋放到其他領域又有什麼用呢?

台灣的內需市場很小,我們很難有那樣的環境去造就FAAMG這種公司,我們也不該好高騖遠想要一步登天去造就這種公司,相反的,我們把人才用在最適合我們環境,才會造就出成功的企業,今天回頭看這是個正確的決定。

最後,大家都談台積電的強項,卻不談它的弱點,台積電有三大弱點,或者應該說是台灣半導體產業共同的弱點:先進製程所使用的材料與特用化學品大部分是進口的;先進製程所使用的製程設備大部分是進口的;先進的記憶體製程落後三星。因此台積電在先進製程領先全球之後,台灣應該利用這個機會進行產業升級,培植相關的半導體供應鏈,包括先進製程所使用的材料、特用化學品、製程設備研發等,這樣優秀的人才就有地方發揮,對於社會整體是正面的呀!

本文授權轉載自:曲博的科技教室

責任編輯:郭昱彣

 
 
聘金

 

【編聊邊看,我想讓你知道的是】

你結婚的時候有收(付)聘金嗎?聘金在華人習俗裡算是不可或缺的一環,但在女權意識抬頭的今日,有不少人認為結婚時收聘金等同於物化女性、賣女兒,因而非常反對。到底聘金該不該存在?雙方家長應如何談妥金額?觀看本文,提供你一些觀點。

 

 

文 / 媽媽經

 

近日一名準新娘在網路上發文,自己的未婚夫不滿娘家一開口就要36萬的聘金,痛批是在「賣女兒」,引發網友一陣熱議。原來,娘家提出36萬元的聘金,是為了提供新娘在月子中心坐月子,若有剩下的,也會包成紅包給寶寶買生活用品,原po問:「這樣有很過分嗎?」

未婚夫卻完全不領情,堅持認為娘家是要把這筆聘金私吞,原po也表示,因為自己並沒有嫁妝,所以這筆聘金娘家一毛錢也不會收,通通會用另一種方式花在兩人身上,不知為何未婚夫堅持不能接受。

台灣結婚習俗又多又複雜,雙方家庭最難協調的想必就是聘金和嫁妝了,今天就來一次了解什麼是聘金、什麼是嫁妝,又各應該準備多少才洽當呢?

 

聘金

在古代男女結婚時,男方為了感謝女方家長將女兒養大,會準備聘金作為答謝,近年來,聘金的用途更加廣泛,可以當作家長為新人添購家具、車、房子之用。

而聘金又分為大聘和小聘,大聘通常代表的是男方的能力與財力,表示自己可以照顧新娘,在給予女方家長時,會使用支票或是現金,但在婚後會將大聘退回。

另一種稱為小聘,南部與北部的用意是不太相同的,在北部,小聘又稱為「做衫錢」,用來給新娘買新衣用,而在南部,則稱為「乳母錢」,是為了對女方家長表達感謝,有些人也將小聘與乳母錢分成兩種聘禮贈送,小聘,通常會使用現金。

至於聘金的多寡,又是多少呢?其實,只要雙方家長能夠溝通好就沒有問題,新人最好先了解自己父母的想法,達成共識後,再去和對方家長溝通,如此才能夠減少紛爭,減少婚前的爭吵。

但若真的要說有一般行情,大聘小聘都要以吉祥數字為優先,大聘以36、60、66萬為主,小聘則因為不一定會退回,所以多至10萬、12萬、36萬都有,只要雙方家長同意即可。

 

嫁妝

嫁妝和聘金是相對的,女生結婚時,帶去男方家的金錢、衣服、首飾甚至家具,就叫做嫁妝,在傳統婚禮中聘金與嫁妝的金額是對等的,但在現代婚禮中,對嫁妝並沒有約束,就如同上述的原po沒有預備嫁妝一樣,最重要的是雙方必須談妥。

 

雙方家長如何談妥聘金嫁妝?

1.清楚表達各自的想法

男女雙方在溝通金錢相關事務時,務必要說清楚,千萬不要有「意思意思就好」的心態,因為原本男女雙方的價值觀就不同,若沒有確認想法,未來就很有可能產生誤會,甚至是新人要承受這些尷尬與嫌隙。

2.不要把其他家庭的作法搬出來

同樣的,每個家庭對於聘金嫁妝的想法不一樣,所以不是那一對夫妻如何,這一對就一定要如何,雙方家長需要的是了解「彼此的想法」,而非讓其他家庭的方法來成為自己的標準。

3.雙方家長撕破臉時,由新人承擔

雖說最重要的是溝通,但若雙方家長真的無法好好達成共識,最後甚至談到撕破臉該怎麼辦?到這最後的時刻,新婚的兩人就必須盡快出馬,表面上告訴自己的父母對方家長要給聘金/嫁妝,但其實私底下是新人自己出的,善意的謊言,基本上應該會皆大歡喜。

結婚不只是兩個人的事,而是兩家人的結合,雖然現代婚禮以經棄掉許多傳統禮俗,但在聘金上的問題仍舊多少會遇到,冷靜溝通、精確表達,才是雙方家庭遠離爭吵的最佳方法。

 
 
投資大叔

 

【編聊邊看,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中年失業,上有父母,下有還未能獨立的子女,該怎麼辦?張鴻文 46 歲才開始學投資,慢慢摸索出ETF、股票、債券的持有比例,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讓他敢把投資當事業!雖然現在他的收入比起同儕低了一點,但他相信到了 60 歲以後,一定有機會超越他們。他說:「中年才開始,一點也不晚!」

 

 

文 / Money錢

 

大叔從得意,轉變成失意。從小到大學業一帆風順,出國留學、進入國際級大企業工作,一向是人生勝利組的張鴻文,壓根沒想過自己有一天會失業在家當「煮夫」,更沒想過自己竟會苦苦追尋「快樂」與「幸福」最基本的定義。2009 年 7 月,也是金融海嘯爆發後的隔年,張鴻文自信地離開惠普(HP),卻為他開啟之後 5 年的人生摸索期。沒想到求職前半年工作完全沒著落,獵人頭公司對張鴻文的評價,頓時從天之驕子變成一無是處,他從意氣風發到心慌意亂。回顧離開惠普後的求職慘狀,他自嘲:「如果當時知道外面世界如此悽慘,也許我會忍耐一下。」

 

第 1 次挫折,從雲端跌落

在惠普任職 13 年的張鴻文,高爾夫、喝酒等應酬經常是從早到晚,從週一到週日,從國內到國外,亞洲高夫爾球場幾乎都有他的足跡。獵人頭公司三天兩頭就來找張鴻文,如天之驕子般引人注意的他,日子過得愉快、也很有成就感。不過,不知何時開始,業績越來越難做,慘的是 2008 年爆發金融海嘯,惠普進行組織重整,總經理被撤換,在公司第二資深的張鴻文由業務與行銷主管職被轉調研發,張鴻文深知自己無法管理研發部門,也心知肚明公司趕人的意圖。他盤點財務,憑著有千萬以上資產,加上一棟已繳清房貸的房子的底氣之下,他自信地跟太太保證:「不用擔心,財務不是問題,工作再找就有!」

2009 年以優退方案離職的張鴻文,第一次主動找上獵人頭公司,沒想到獵人頭公司冷眼相待,甚至把他嫌得一無是處,頓時他才驚覺在大環境不景氣下,就業市場僧多粥少。求職半年不斷遭遇挫敗,嘗遍人情冷暖,張鴻文開始心慌了,想找還在惠普的老同事聊聊,但多數人不予理會,於是他經常跟當時離職的多位惠普主管聚會,互吐苦水取暖。所幸,太太在這段時期不曾叨唸,沒給張鴻文增添更多壓力。

 

第 2 次挫折,不懂為何而戰?

悽慘落魄地過了 6 個月後, 透過惠普同事轉介,張鴻文得到鴻海中國廠的工作機會,即便知道工作內容及企業文化,與自己過往經驗差異很大,但他顧不得這些, 心想有工作就先做。在外地撐了 10 個月,張鴻文最後還是決定離開,他自知這份工作不適合久待,遠距離也引發家庭問題。比起第一次失業,離開鴻海後,張鴻文的挫折感更甚,畢竟先前找不到工作時,還可以安慰自己「大家都一樣找不到工作」;但離開鴻海後,張鴻文卻開始懷疑自己為何而戰?他從年輕開始努力打拼,很早就五子登科,家庭美滿、擁有讓人欣羨的工作、出入開的車是雙 B,日子過得優渥舒適,外人會主動來維持關係,家人對他的成就也引以為傲,但此刻的自己,看來前途黯淡,只能在黑暗中摸索。

離開鴻海之後的一年,張鴻文自述「得把自尊心丟到抽屜裡才敢出門。」很不快樂的他開始想了解快樂、幸福的本質,於是在網路上四處逛部落格、大量閱讀心理學書籍,終於,他在同樣是中年離開職場的旅遊作家老黑(田臨斌)身上,以及從心理學書籍的閱讀心得中,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答案,我下定決心只做好自己,不再在意社會價值觀。

 

與其創業當老闆,不如讓張忠謀、郭台銘幫你賺錢

張鴻文掙扎著追尋自我的同時,也評估著要轉職或創業。他認為自己的本行景況是一片紅海,若沒想出更好的藍海模式, 成功機會不大;逛了加盟展,卻發現從早忙到晚,可能連定存都賺不到。一般的創業看來行不通,他轉向考慮「專職投資」的可能性。整整一年,張鴻文過著像準備聯考的日子,白天上各種投資課程、去圖書館看書,充分吸收課堂、書籍中的投資方法、歷史、行為學與理論,打下厚實的基礎後,他決定把投資當創業,做為人生下半場的工作,「與其自己創業做老闆,不如讓張忠謀、郭台銘幫你賺錢。」

 

投資當創業,找回自我價值

張鴻文學習財經作家怪老子蕭世斌、綠角、洪瑞泰的心法,建立自己的投資組合,分批買進債券基金、ETF,以及具長期穩定成長特質的價值型個股。架構投資組合時,張鴻文會先模擬每年提領 4 %當生活費用, 這麼一來,即使資產遭遇如 2008 年金融海嘯那樣的最壞情況,生活也不會出現大問題。依照這個原則,他設定的投資目標是 5∼6 %的年化報酬率,以支應未來 40 年所需的生活支出,換句話說,他可以不用再為錢煩惱。

張鴻文現階段的投資組合中,股票比例  60%,債券加現金的比例 40%。其中股票部位分成主動與被動兩種投資方式,約各占一半。占整體投資組合 50%的被動式投資,是張鴻文的安全基石。他表示,ETF是會隨著經濟成長而增值的產品,從過往的投資歷史資料來看,只要是投資全球或大盤,而不是重押特定市場,過程中雖有上下波動,但投資越久越安全, 放 10 年未必賺,但 20 年一定獲利,因此張鴻文建議採用的策略是:定期定額投資,並長期持有。未來,若全球金融市場出現較大修正,張鴻文考慮把股票比例拉高,理由有二,一是自己對股票投資越來越了解,二是受股神巴菲特預立的遺囑內容啟發:「留給太太 90% 的股票(ETF)、 10% 的債券。」這讓他更有信心長期投資股市,追求資產的長期穩健成長。

 

不再為錢煩惱,重拾生活樂趣

藉由不斷從實際的投資操作中學習、調整,張鴻文從投資的第 3 年起, 心理上就已有餘裕,重拾生活的樂趣,包括參加土風舞、烘培課、旅遊等。他每年從資產中提款 4% 當生活費,至今資產仍約有 3 成的成長。雖然現在他的收入較同儕低了一些,但他相信到了 60 歲以後,將有機會超越他們。沒有退路, 讓他決心拼了命做好投資;而投資上的斬獲,則讓他重拾尊嚴與自我價值,再創人生的第二春,他的成果,旁人也看在眼裡。

 

他參加的理財讀書會同學賴美秀從旁觀察,張鴻文除了夠認真, 執行力強也是他成功的原因之一,他非常有紀律地依照自己的規畫,以 3∼4 年的時間布局完成,即便中間遇歐債危機,受到一些驚嚇,但也只是讓他更體認理論與實際作法間的差異,以及股、債、ETF 商品中的許多細節而已。接觸投資之前, 張鴻文對投資的認知就是「賠錢」,沒想到遲至 46 歲才開始學投資的他,現在卻把投資當一輩子的事業來看待,他開心地說:「中年才開始,一點也不晚!」

 

張鴻文的投資心法

張鴻文的投資組合,股票占 60%,債券加現金占 40%。其中股票分成主動式與被動式投資,約各占一半。

被動式:國內外資金各半

國內外資金各半在被動式投資部分,主要是師法綠角與怪老子,國內部位以台灣 50(0050)為主,國外以 Vanguard整體股市 ETF(VTI)、Vanguard全世界股票 ETF(VT)為主,且採定期定額方式。也就是一筆資金,分 3∼4 年投入,國內外資金配比也大約為各2分之1。

主動式:採用價值投資法

主動式投資部位的操作,主要是以洪瑞泰的價值投資法為核心,當大盤跌破 10 年線時就投入一筆資金,挑選 ➊ 8年以上股東權益報酬率(ROE)>15%;➋  EPS至少 3∼5 元的個股。張鴻文主動式投資最後一次進場是 2015 年,國內外資金配置也各約 2 分之 1。

中年失業不是危機,學會如何精準投資,逆轉人生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