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 2019年23
 
 

(圖/shutterstock)

 

作者:洪蘭

 

最近參加了一場

如何培養優秀科學家的座談會,

會中大家對科學家的必要條件眾說紛紜,

但有一點是公認的,

即必須誠實、正直、有人格的完整性(integrity)。

這個誠實正直不是口號可以教出來的,

它是孩子從觀察父母平日一舉一動中,

潛移默化,自然歸納出來的做人做事的原則。

 

 

 

德國教育學家:

沒有不可教的孩子

只是快與慢而已

在大腦科學還不很發達的時候,

德國的教育學家洛德

(Heinrich Roth, 1906-1983)

就認為一個人的人格與四個因素有關:

一是基因,二是生長的環境,

三是動機,四是前三者的交互作用。

事實上,現在大腦的研究

的確證實了洛德的看法,

大腦是基因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產物,

沒有不可教的孩子,

只是學習的快與慢而已。

 

過去父母迷信基因的重要性,

常認為孩子天資不好,就放棄了。

其實自然界中沒有一種動物像人類一樣,

大腦這麼慢才成熟,

原因是大自然要給環境一個機會,

讓它有時間作用到基因上。

父母若給孩子一個正直誠實的人格榜樣,

孩子縱然只是中上資質也會成功,

因為好的人品會得到別人的協助,

他會因自助、人助、天助而成功。

 

父母的身教大於言教

以前加州有一位名教授,

學問又好、風度翩翩,

是學生景仰的對象。

他小時候家中很窮,

父母打零工採棉花維生,

他說他母親整天彎腰採棉花,

下工回家,背直不起來,

需要有人幫忙才能扳直。

 

他從父母身上學會辛勤工作,

念大學時在餐廳做侍者,

學會看人臉色換取小費。

他開玩笑說,父母給了他吃苦耐勞的基因,

環境讓他能屈能伸,

他窮怕了,

所以想出人頭地、改善家庭經濟,

有了這個動機,他努力爭取所有機會,

終於做到美國總統的科學顧問。

 

 

孩子從出生就開始

接受外界環境的各種訊息

其實,孩子一出生時,

感覺器官就不停的接受外界環境中的各種訊息,

這些訊息影響大腦的發展,

每一個親子的經驗都在大腦中留下痕跡,

這個痕跡又決定下一次的親子互動,

互為表裡循環不絕。

 

所以中國人所說的「三歲定終身」

其實指的不是智力而是人格的養成,

三歲時智慧還未開,怎麼可能定終身呢?

但是孩子已經從父母身上學到處世的態度了。

 

品德比知識重要多了

在高科技的現代,

殺人不見血,一個按鈕按下去,

可能死幾百萬人都無感覺,

所以科學家的人品培養比知識重要多了。

品德是一個人的根,

有根的植物花才開得久。

政治尤其如此,

一個無品的政客會耗費國力,

更是全民的危機。

台灣最近重大弊案不斷,

是該再回到基本教育層面,

從品格教起的時候了。

 

 

 

哲學家史沛曼

(Robert Spaemann,1927-2018)說得好,

教養不是一個理性目的的歷程,

世界上並不存在一種叫「教養」的行為,

它是在我們做了很多其他的事

之後附帶產生的一種作用。

教養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資產,

政府應該重視它。

 

 

本文摘自《通情達理:品格決定未來》

作者: 洪蘭  / 出版社:遠流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 / Stella )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