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動一時的日月光併矽品案、延燒多年的大同公司經營權之爭,乃至於彰銀董監改選時,台新金與官股的席位攻防,這些國內投資人耳熟能詳的資本市場大案,都有一個共通點:哪一方提出的議案或董監人選能取得ISS (Institutional Shareholder Services)支持,必然就會廣為宣傳。

 

因為,ISS的意見,對外資股東的投票意向有著絕對的影響力;而外資會買單的原因,則在於ISS的研究方法被認為謹慎周延,往往能做出「有利公司長期經營」的投票選擇。金融業者表示,某些資產管理公司甚至規定,旗下基金運用手中持股在股東會投票時,若投票方向與ISS意見相左,必須提出報告說明。

 

兩度易主、賣價翻倍

ISS堪稱「投資圈米其林指南」

 

ISS是全球最大、專門提供上市公司股東會議案研究的中立機構;原本隸屬MSCI,2014年被美國私募股權公司Vestar併購,一七年又轉賣給總部位於舊金山的投資公司Genstar。兩次交易雖然僅隔三年,但ISS的「賣價」卻從3.64億美元幾乎翻倍到7.2億美元。

 

若從兩次交易的相關「新聞稿」推敲,一四年公司易主時,ISS表示「我們將持續在『公司治理』層面提供頂尖解方」,一七年的新東家則強調,過去三年「ISS在ESG領域成功建立領導地位」;從中不難理解價差翻倍的關鍵,就是ISS快速建立的ESG分析能量。

 

也被稱為「投資圈米其林指南」的ISS,在一八年三月又搶下另一座ESG灘頭堡,併購了專精於「永續投資」超過二十五年的德國評等機構Oekom;事實上,綠能大國德國在一五年發行史上第一檔「綠色資產擔保債券」,就是透過Oekom的認證取信市場。

 

至此,ISS在ESG世界的話語權,已經與納入GMI的MSCI、手中握有RobecoSAM的道瓊永續指數、併購Sustainalytics的晨星等並駕齊驅。(編按:GMI、RobecoSAM、Sustainalytics均為ESG評等公司)。而對比於道瓊、MSCI等指數公司,或是以基金評鑑為主的晨星,自然以ISS對主動選股的投資人有著最直接影響力;據研究,被ISS列為ESG表現頂級的個股,在○五到一八年間的累積報酬率,比MSCI世界指數高出了16個百分點。

 

「在對每一家公司股東會投票建議指南上,ISS會附上對該公司在E、S方面的評分,如果股東會出現涉及ESG的議題,ISS則會特別進行個案討論,給出建議。」接受本刊採訪時,ISS企業方案(ISS獨立全資子公司)副總裁鄭俙達如此強調ISS ESG評分機制對於股東會投票意見的影響。

 

這樣一家「喊水會結凍」的機構,又是如何看待台灣上市公司的ESG表現呢?本刊獨家取得ISS針對台灣企業的ESG評分排名「龍虎榜」。既然ISS是外資最重視的研究機構,某種程度來說,這份榜單也將直接影響外資對企業ESG表現的印象分數。

 

 

不囿於權值龍頭股

設定各產業「關鍵議題」評分權重

 

尤其,不同於多數國外機構多半僅著眼於台股當中的高權值大型企業,ISS在決定評分「範圍」時,雖然也主要依據「公開市場指數成分股名單」,但亦會刻意納入在不同產業中,值得留意的「中小型」企業,因此,這份名單的樣貌,也與尋常以大企業、納入眾多金控公司的名單有所區隔,對於國內投資者來說,或許更具有投資層面的參考意義。

 

在評分項目選擇上,ISS會依據產業間的生態與營運模式差異,設定不同「關鍵議題」的評分權重,這些「關鍵議題」與權重反映出該產業「最具挑戰性」的風險。以「供應商的勞工權利和工作條件」為例,對紡織業,ISS設定的權重高達15%,相較之下,該議題在銀行業的占比連7%都不到。

 

「權重」定出來後,ISS最後的任務,就是架構一個不分產業、可供比較的評分系統。對此,ISS採用的,是從 A (整體表現卓越)到 D (表現遜色或缺乏透明度)的「十二分位」制度。

 

為了區隔各產業內ESG表現「相對優秀」與「一般」的公司,ISS亦為各產業設定了對應的「Prime門檻值」,一旦超越Prime值,即代表企業的ESG表現在產業內屬於優等生。一般來說,超越Prime的企業,得分會落在該產業的前20%以內。

 

依據上述的評比架構,同時扣除掉兩家因為產業特性、導致在ESG得分上具「先天優勢」的公司後,我們得到了「台灣ESG前30強」的榜單(如附表)。據該份榜單,位居前五的是台積電、友達、光寶科、台達電與日月光。

 

其中,台積電是國內ESG的長期資優生,但在論及接下來的努力方向時,台積電特別從「規避未來風險」的角度提出說明,而其核心之一,與目前熱門話題、因應地緣政治衝突的解方殊途同歸,就是「在地採購優化」,建立更有效率的供應鏈。

 

▲台積電是國內ESG的長期資優生。

 

公司表示,在此政策下,台積電除了會加強在地採購比率、持續進行分散生產基地及評估新進供應商之外,「也將有計畫地邀請國際大廠來台設廠製造!」一方面控管供應鏈進貨風險,同時也提升供應鏈的永續力。

 

而排名第五的日月光,也是近年道瓊永續指數評比的常勝軍。談及過去一年集團ESG政策發展的重心,日月光資深副總經理周光春向本刊表示,公司留意到,去年集團包含客戶、股東與供應商、乃至承攬商等利害關係人,愈來愈重視「商業道德」與「法令遵循」這兩大面向。

 

「隱私保護」愈趨重視

日月光連「客戶的客戶」都關心

 

他觀察到,或許是因為許多國家對「隱私保護」愈來愈重視,另方面,「法遵」也漸漸變成各國、乃至區域間彼此競爭所採取的一種手段;而日月光的供應商遍布全球,如果對所在地的相關法令缺乏了解,可能就會觸犯法規。

 

周光春舉例,「像最近美國的實體清單,我們也都是戰戰兢兢的,都會跟客戶一再確認,能否遵守現行的相關法令。」換言之,連「客戶的客戶」是誰都得關心。

 

他也特別向記者提到了日月光在「S(社會)」項目的進展。「去年我們高雄廠的員工年度離職率,首度低於10%,也是第一次進入集團自行設定的5到10%『健康範圍』。」

 

至於在ISS評分中,近三年整體ESG表現「進步最多」的企業,排名前三的是永豐金、台灣大哥大與中華開發。對於永豐金排名的「大躍進」,長年關注台灣ESG議題、現任企業永續發展協會祕書長的莫冬立,其實並不感到意外。

 

「過去兩年的表現,有一掃先前『公司治理陰霾』的態勢。」莫冬立觀察,在「永續金融」議題上,永豐金表現算是可圈可點。他舉例,永豐金在「融資協助民間綠電業者發展、成為『赤道銀行』、開發內部資料庫與評估機制,以及積極發行永續投資相關商品」等,估計都是讓它近年評分躍升的原因。

 

前面談的是「各別企業」的表現,如果我們將ISS的排名,以「產業別」進行評分,同時仿照前面所述,排除掉具有先天優勢的「永續相關」產業後,得到的前五名,分別是通訊、電子零組件、交通運輸、醫藥生技及半導體;至於整體「進榜家數最多」的產業前五名,則分別是電子零組件、半導體、一般金融(銀行)、化學以及電子裝置。

 

台灣ESG評比亮眼

勝過美、韓、香港,僅次英國

 

對於電子零組件、通訊及半導體產業等排名相對靠前,鄭俙達分析,可能在於「外資持股比率」的差異。「因為電子零組件、半導體都是外資持股比率較高的產業,近年來,許多外資機構投資者,都在加強對所持公司ESG方面的要求,這在很大的程度上,強化了公司在ESG方面提高資訊披露水準的動力。」鄭俙達指出。

 

值得留意的是,據ISS分析,台灣企業無論是在整體ESG的得分、進榜家數,乃至拆成「E」、「S&G」兩個分項來看,相較英、美與亞洲主要受評國家與地區,表現都相對亮眼。

 

例如,在ESG平均得分部分,台灣得分為1.85分,僅落後英國,領先美國、韓國與香港。若進一步看「E」與「S&G」兩個項目得分,台灣依舊高居評比國家第二,顯示台灣企業確實在國際「良善治理」的這條「趨勢道路」上,持續大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