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常問我:
「買 0050 還是 0056 好?
要存股還是賺價差?」
其實這問題有點複雜,
除了 2檔標的既有的差異外,
還涉及投資人的操作功力等情況,
接下來用 Q&A 逐一說明。
繼續看下去...
( 贊助商連結 )
由於 ETF 具有成本低、可分散風險等優點,
近來成為許多人的投資首選。
其中,討論度最高的非 0050 與 0056 莫屬,
不過,還是有許多人搞不清楚這兩者的差異,
以下我將用 10 個問題來詳細說明。
Q1 什麼是ETF?
ETF 的全名是「指數股票型基金」,
兼具股票與基金的特色,
由基金公司發行,但是可以在股市中買賣。
Q2 什麼是0056?
從台灣 50 指數及台灣中型 100 指數成分股中,
以流動性測試標準,
挑選未來 1 年預測現金股利殖利率
最高的 30檔股票為成分股。
0056 是採用「殖利率加權」的方式,
成分股的殖利率越高,
所占的權重也就越大。
Q3 什麼是0050?
正式名稱是「元大台灣卓越 50」,
0050 的成分股是上市股票中 50 檔市值最大者,
買進 1 張 0050,
等於買進台股市值最大的 50 家上市公司。
0050 是採取「市值加權」,
成分股的市值越大,
所占的權重也就越大。
Q4 0050與0056之間有什麼差別?
ETF 最重要的是「成分股」,
0050 以「市值」選股,
由於台股前 50 大企業的市值並不平均,
以市值最大的台積電(2330)而言,
1 家公司就占了 33.86% 的權重(2019/7/5 資料),
0050 持股明顯過度集中在台積電。
0056 則是採用「殖利率加權」,
成分股的權重約在
2.31% ∼ 6.33%(2019/7/5資料),
相對來得平均。
Q5 0050與0056的績效表現如何?
長期來看,0050 較優,
但是近 2 年,0056 開始超車 0050(見表1)。
Q6 為何近年我的投資著重在0056?
原因很簡單, 如前述,
0050 持股過度集中在台積電,
2010 ∼ 2017 年台積電大漲,
連帶也拉高 0050 的報酬率,
可是近 2 年台積電股價在高點原地踏步,
0050 當然也就「立正稍息」。
投資 ETF 最重要的是看「成分股」,
台積電從 2010 ∼ 2018 年股價
大漲 4 倍(不包含股息),
導致 0050 的績效大好;
可是未來台積電還可以
繼續大漲 4倍到 1,000 元嗎?
0050 還能夠持續保持「過去」的績效嗎(見表2)?
Q7 如何投資 0056?
0056 的特點是持股分散到 30 支績優股,
而且會持續汰弱換強,所以不可能變壁紙,
就算被套牢,
也有 4% 左右的殖利率,勝過定存。
這種股票只要把握
「定期定額+逢低加碼」的投資方法,
持續降低持有成本,就一定會賺錢。
帶你掌握最新理財資訊👇
我用 圖2 來說明操作的原理,
假設投資人有一筆資金,建議先分成 2 份,
一份採取「定期定額」的方式買進,
長期下來會買在股價的平均值;
另一份則是留做「逢低加碼」之用,
可以降低持股的成本;
此外,每年的配息也能持續降低平均成本。
操作 0056 想要降低成本,
就要掌握「定期定額」、「逢低加碼」
與「配息」這 3 要素。
Q8 存股還是賺價差?
存股的好處是「簡單,容易複製」,
做價差則是要看個人的功力。
所以投資人還是要釐清自身的心態,
挑適合自己的方法來採用。
幸好 0056 不會倒閉,
就算賺價差失敗,
轉成長期存股就好了。
Q9 如何存0056?
堅持上述的
「定期定額、逢低加碼、配息再投入」,
長期下來,平均 1 年約有 5% 的報酬率。
假設每個月買進 1 張,1年買進 12 張,
持續 30 年,並將股利再滾入,
最後會累積到約 800 張股票。
存股的目的就是要產生穩定的現金流,
0056 從 2008 ∼ 2018 年,
平均每股配發 1.1 元現金股利,
800張可以每年領取 88 萬元的股利,
應該足夠退休了。
或許大家會覺得存 30 年有點辛苦,
但 0056 不會倒閉,又可以提供穩定的股利。
只要能堅持下去,
將來還可以把股票傳承給下一代,
讓子子孫孫繼續領股利。
Q10 要如何賺價差?
為何要賺價差?
因為價差不用繳稅,
而且還可以多賺一點。
今年 1 月,我在本刊專欄中曾提到
「貼息後買進」這個時間點,
觀察過去 0056 的股價走勢,
除息後一定貼息,
所以我在去年11月陸續買進 500 張,
賺到超過百萬元的價差,
今年我一樣會遵守「紀律」,
繼續在除息後買進。
此外,還有一個重點,
就是在大跌 3 ∼ 4 週後,
「成交爆大量」時買進,請看圖 3。
有讀者問我:
「如果大家都照著這樣的方法操作,
還可以賺到價差嗎?」
首先,你必須了解「除息後」、
「爆大量」買進的原理,
其實就是善用眾人的恐慌來賺取價差。
人性往往是最難克服的,
好比你明明沒有看過鬼,
但是一個人在漆黑的野外行走,
心裡總是會覺得毛毛的。
賺價差考驗著投資人的心理
強度與操作功力,
如果功夫練不到家,
就有可能成為別人的提款機,
此時還不如好好地存股,安穩地領股利。
(圖/ shutterstock)
本文及內文圖 出於 Momey錢
由 Money 錢 143 期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責任編輯 : CMoney 編輯 / B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