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譚》裡有句話:
「 不責人小過,
不揭人隱私,
不念人舊惡,
三者可以遠德,亦可以遠害。」
一個人的人品如何,就看這三點。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一、不責人小過
有很多人長得很面善,
但是卻不會讓人喜歡。
因為他們往往一張嘴就敗了。
我見過太多太多人,
生活也算無憂,
但一說話就開始懟天懟地,
雞蛋裡挑骨頭,見誰都不滿。
「你這人怎麼回事啊,
送個外賣,
我在樓下都等了3分鐘了才到。」
「你會不會做事啊,
那邊桌子下面還有垃圾,
看不見嗎,我一會一定要跟你們老闆投訴。」
嘴巴壞、心地差,
面相一定不會好看
前段時間熬夜加班比較多,
抽空便約了兩個同事一起按摩。
當時店裡人比較多,
光是幾個按摩師傅在過道裡來回走動,
就已經顯得有些擁擠。
我對面的一個大媽,
突然沒好氣的對著她的按摩師吼道,
「你把我鞋子再往裡面放一下,
別一會你們誰不長眼給我踩上一腳。」
聽到這句話,
店裡所有的人都不約而同地
把目光聚集在了她身上。
用句俗話講,
她是個很富態的女人,
但在那一刻,我覺得她的臉,
只有臃腫。
輕易遷怒他人之人,
缺乏寬容、傲慢無理
這還不算什麼,
過了大概半小時,
那個按摩師的手機突然響了,
他對著那個大媽說了句,
「不好意思,
今天家裡有點急事,我接個電話。」
那個大媽甩下臉子,
只是點了點頭,沒說一句話。
但沒過幾分鐘,
她就不耐煩地嘮叨起來,
「哎,你們這店也太不專業了吧,
打個電話,這都多久了,
做不了就別做,好像你有事情就拖,
別人的時間就不是時間。」
其他店員在一旁安撫她稍等一會,
別人家裡的確是有急事,
但不論怎麼樣,她都不肯閉嘴。
一個輕易遷怒別人的人,
並不僅僅是缺乏寬容,
他們在骨子裡就是傲慢的。
比起事情對錯,
他們更關注的是,
這個人值不值得我原諒——
你的身份地位不如我,
就應該被我指責,
就應該低我一等。
但,人品好的人是不會這樣的。
二、不揭人隱私
亞里士多德曾經講過一句話:
談論別人隱私是最大的罪惡。
一個人在談論別人的隱私時,
往往從他張嘴那刻起,
在心裡就已經結下了惡果。
1.「你看見了嗎,
中午有個開寶馬的男的來接小莉了」
(人前裝清純,人後還不是勾搭有錢人。)
2.「昨天下班後,
張總主動過來找小美,兩人談了好久」;
(早發現關係匪淺,一定有見不得人的事!)
3.「聽說海雅是我們部門工資最高的,
她來公司也有好幾年了吧」;
(沒實力,只不過是仗著資歷而已。)
每句話看似滴水不漏,
但事實上卻都惡意滿滿
一個總在打探洩露別人隱私的人,
往往是用自己心裡最陰暗的一面,
在揣度別人。
這樣的人,人品不會好到哪去。
朋友公司以前出過一件事。
一個市場部的員工,
平時總是四處打探其他同事的私事,
別人生病請個假,
他都恨不得扒出別人的假條,
查看別人是不是瞞報天數。
而且每次打探完別人的隱私,
他保證是第一個四處宣揚的人。
漸漸地,
其他人發現了他這個毛病,
開始疏遠他。
他氣不過,
攜帶著公司的很多機密資料辭職了,
這件事導致他們公司
當年最重要的一個項目,
賠得血本無歸。
三、不念人舊惡
之前在朋友圈裡很流行一種說法:
一個人的人品如何,
就看他在別人面前怎麼評價你,
一個總是說你壞話,
揭你短處的人,
一定不值得交往。
但這樣的人,在生活裡並不少。
有些人喜歡拿別人犯過的錯來開玩笑,
本來一群人聊得好好的,
他突然說一句,
你沒見過他當初大學作弊
被老師抓到時的樣子,
簡直不能再可憐;
有些人喜歡把別人犯過的錯來當理由,
你以前偷過別人東西,
我的東西丟了一定是你拿的,
你以前離過婚,
你一定對女人不好;
事情終究是會向前發展的,
一個始終用惡眼光看待別人的人,
自己往往是拒絕善意的。
而且,宣揚別人的惡行,
也無異於自己作惡。
一個人的人品
在於能否管住自己的舌頭
印度哲學家白德巴曾說:
「能管住自己的舌頭,
是最好的美德。」
一個人的人品如何,
就看他能不能管住自己的舌頭,
千萬不要做到這三點,
1.輕易責備別人的人,缺乏尊重與理解;
2.隨意揭露別人隱私的人,缺乏善意與克制;
3.總是把別人曾經犯下的過錯掛在嘴邊的人,
缺乏寬容與教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