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聊邊看,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一個人快樂得多,是因為計較得少,
等天放晴,不如把心放寬。」
你能想像這句話是由螢幕前跳著健身操、
講話搞笑又浮誇的潘若迪所說的嗎?
別看電視上他有趣、幽默的模樣,
回到家中,他可是個細心又貼心的超級奶爸!
他不僅強力呼籲各位好老公 多多鼓勵辛苦的老婆,
照顧小孩,也研發了一套自己的育兒方針
讓我們趕緊看看他維持幸福家庭的秘訣…
(贊助商連結...)
作者\媽媽經
初見潘老師就被爽朗招呼聲感染,
三十幾年健身資歷,
讓潘若迪老師體態就像個陽光男孩,
身為明星老師,早已在健身界贏得許多婆媽們青睞,
所有潘老師的課,都幾乎滿場爆滿,
尤其是他自創的 Funky Dance,
更是用簡單、快樂來傳遞運動概念,
編出 13歲到 80歲都可以輕易入門的舞步。
運動 是快樂的泉源
他說:運動使人快樂,就算每天跳也不會煩,
保持不老的祕訣
「真正的快樂,是要喜歡你做的事」,
一路走來自己心路歷程:
智慧不起煩惱,
一個人快樂得多,是因為計較得少,
等天放晴,不如把心放寬。
育兒方式大不同
最重要是「有耐心」
雙碩士學位的老婆是照書養,
常常只相信書上說上,
但各家學者專家,不見得現實中是適用的。
而潘若迪育兒卻是靠社會經驗,
有多年實戰帶孩子教學經驗,
因喜愛孩子,常常研究如何和孩子相處;
更獨自參加媽媽教室學照顧新生兒,
試抱親戚寶寶,只為更親力親為地照顧女兒。
這也讓他足足在老婆產後獨自當奶爸帶孩子七個多月。
可是無論夫妻如何不同調,
他語重心長地說:
教養孩子最重要的是:「耐心」,
沒有耐心其餘免談!
看見許多受虐兒童,常讓他很痛心。
教養孩子「方法」比哄騙重要
潘若迪說教養孩子時,
鼓勵或處罰,首重:
不欺騙,如果爸媽答應孩子,就該說到做到。
恐嚇孩子只是一時,要罰就得罰。
以前是棒打出孝子,但現在自己當爸爸就要想方法,
而「隔離法」是他的處罰方式,
等孩子情緒不失控了再談。
他也感嘆,教育孩子真的很難,
因為自己就算教孩子守規矩,外出時,
也還是常遇到只滑手機不管孩子的父母,
此時,他也不會因為自己的身份,
而不爭取權益。
孩子在餐廳吃飯時,
他也盡量準備畫畫、書、玩具,
多陪孩子互動,
盡量不拿手機 3C當哄孩子工具。
研發一套自己的爸爸經
身為藝人、老師、老公、名人,
他說最愛的角色,就是當爸爸。
有了孩子後的人生,完全不一樣:
「多了責任,少了些自由,
多些壓力,少了些睡眠,
多了煩惱,卻少了些憂愁」,
但這些辛勞,最後卻甘之如飴。
或許有些男人很少和孩子互動,
但因為從小單親,所以更參與陪伴孩子童年。
潘若迪還分享二招帶小孩子祕訣:
一、拍嗝:
不需拍嗝器,
先讓孩子坐在腿上,頭輕靠自己,
然後輕轉一圈,慢慢繞圈,
很神奇孩子自己就會打嗝了。
二、防奶瓶脹氣:
泡奶加水時,記得直立奶瓶不要上下搖動奶瓶,
用繞圈用手搓散奶粉,
並在吸嘴下方,拿針刺二個洞,
孩子喝奶時,氣會從洞旁露出,
自然減少空氣被吸進去。
三、戒奶嘴:
只要把奶嘴剪個洞,
孩子發現口感不同,無法順利吸住,
久而久之,孩子就慢慢戒了。
以上雖是他自己的心得,
卻一時也很難相信平常在節目上搞笑的他,
細心育兒程度也是滿口爸爸經。
在女兒面前,
天下爸爸心有如玻璃心
育兒中目前最挫折的是:
女兒慢慢長大,就不想要他,
工作變多了,相處就變少了,
但還是盡量抽空,將所剩的時間都陪伴孩子。
在女兒面前就像個大玩偶,打了八十分的他,
他覺得自己還可以把爸爸這個角色做得更好,
現在變得很多愁善感,還開玩笑說:
女兒嫁了,會牽她的的手走紅地毯,
但不見得會把她交給女婿,
而且早已寫下了給之後 18歲女兒的信,
可見他對女兒的愛是無比深厚。
夫妻吵架,想遠一點
婚姻經營難免摩擦,世上難的事有幾樣:
把別人的錢放進自己口袋,
把別人思想裝進自己惱袋,
前者是老板,後面是老師,
同時把這二樣事情處理好的就是老婆;
因為和老板鬥,不想幹了,
不要和老婆鬥,除非不想活了,
化解夫妻吵架最好的方式: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媽媽要有自信,爸爸一定要多鼓勵
有錢的女人看脖子,熱情的女人看眼睛,
勤勞的女人看手,但幸福的家庭,
看這個家媽媽的自信就知道,
潘若迪也希望男人一定要常鼓勵媽媽們,
讓她們對自己更有自信心,
因為帶孩子操持家務很辛苦,
隱形的付出是看不見也無法支薪的,
家中的老公們請多讚美老婆,
孩子們也要感謝媽媽,
這樣家庭自然會幸福!
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CMoney編輯/Ann)
(圖/媽媽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