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藥一定得配白開水?」、
「當天有吃藥就不能喝茶跟咖啡嗎?」
上述問題是許多人用藥、服用保健食品時常有的疑惑。
不想干擾藥效發揮、造成藥物副作用,
民眾該怎麼吃才對?又有哪一些飲品要注意?
就讓專業藥師針對民眾常有的用藥疑問,一一解說!
趕緊接下去看看…
(贊助商連結…)
Q1/吃藥一定得配白開水?
馬尚榮藥師表示,身為一個執業藥師,
以上問題可謂臨床相當常見的情景。
不過,在回答上述問題前,
要先跟網友釐清的是,
由於坊間藥物種類百百種,
每一種作用與屬性都不太一樣。
因此,藥師在未釐清民眾所使用的藥物為何之前,
很難直接了當的告知民眾,
到底以非開水飲品服藥,會對人體帶來哪些影響。
不過,若就大數據分析,臨床已知下列4大類飲品,
特別容易與藥物產生交互作用:
1、葡萄柚、葡萄柚汁:
葡萄柚會影響許多口服藥物在腸道的吸收,
使其吸收後的藥物代謝出現異常。
尤其以降血壓藥物最為顯著,
因此建議有高血壓病史、需長期服藥的朋友,
應盡量避免攝取含葡萄柚成分的食物。
2、酒精:
酒精具有鎮靜、抑制中樞神經反應,使人昏沉的作用。
因此,若民眾服藥前後,又飲用有酒精成分的飲品,
恐將使其和某些藥品,
尤其是止痛、鎮定、安眠藥物發生交互作用;
導致藥物出現毒性反應、延緩藥物代謝速度,
甚至造成肝腎負擔,不可不慎!
除了咖啡,各式茶類、巧克力等含咖啡因飲品,都是服藥時該遠離的飲料。(圖/華人健康網提供)
3、奶類:
鮮奶、羊乳等乳製品,
則易與四環黴素等抗生素類藥物;
以及止瀉藥、鐵劑產生交互作用。
是民眾服藥時特別要留意避免的飲品。
4、含咖啡因之飲品:
咖啡因由於具有興奮、刺激人體交感神經的效果,
因此特別容易與藥物產生交互作用,
進而導致藥效增強、降低,
或影響藥物於人體的代謝速率,使用藥風險提升。
所以,除了咖啡,各式茶類、巧克力等含咖啡因飲品,
都是服藥時該遠離的飲料。
基於上述理由,
為避免有任何潛在的可能性,
除了已經過證實,有利提升特定藥物吸收度的飲品,
例如,抗黴菌藥物佐以酸性飲品(葡萄柚汁除外),
能增加其吸收度外。
臨床上,還是會建議民眾,
盡可能於服用藥物時配白開水併服較安全。
Q2/當天有吃藥就不能喝茶跟咖啡?
不過,馬尚榮藥師也提到,
雖然建議民眾不要以上述類型的飲品配藥。
但也不代表,民眾只要有服藥,
就完全不能享用以上飲料。
事實上,從藥理學角度來看,
只要避開用藥前、後1小時,
適量飲用上文提到的飲料並無大礙。
白開水才是最好的藥物配服選擇!(圖/華人健康網提供)
Q3/手邊沒有白開水又急著吃藥,
喝餐廳提供的檸檬水可以嗎?
馬尚榮藥師強調,
在回答此一問題前,還是要再次重申,
白開水才是最好的藥物配服選擇!
但若當下藥物真的非吃不可、有一定急迫性,
且民眾手邊又沒有白開水的情況下,
選用一般餐廳會提供的淡檸檬水
(只放入數片檸檬片提味),並無大礙。
Q4/不是吃藥,而是吃保健食品,
也要注意上述事項嗎?
一般來說,
市售保健品主要是由食物萃取而出的高濃度濃縮物。
所以,在藥理學上,多會將其視為食物的一員。
換言之,只要在許可建議量下服用,
將屬於食物範疇的保健品,
搭配同樣屬於日常食物的飲料,
對健康並沒有太大的危害,民眾不用過度擔憂。
【藥師小叮嚀】:
最後,馬尚榮藥師也提醒,
若民眾謹記上述原則,卻仍舊擔憂自身的用藥安全。
不妨可將目前服用的藥物、保健品,
攜帶至平時就醫的醫療院所,尋求專業藥師的協助,
加以評估、判斷,就是安心用藥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