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主

聰明理財

shutterstock

2020-11-03 20:26

如果今年的100元到了明年就只值90元了,為何不用將來只值90元的錢,提前支付今天的100元呢?

 

錯誤|視負債為洪水猛獸

 

說到負債,我總是想到那個中美老太太的故事。 

 

一個中國老太太和一個美國老太太同時進了天堂。美國老太太在臨終前說:我終於還完了房子的抵押貸款,而中國老太太則說:我終於存夠了買房子的錢。 

 

兩相對比,給中國人進行了最好的財商啟蒙教育。

 

印象中,聽這個故事已經是10年前的事情了。但是看看身邊,除了房貸已經走入普通中國人的生活,大部分人其實並不認可負債。很多人已經非常排斥貸款買車、貸款裝修,遑論貸款買家電、貸款去旅遊、貸款去美容了。今天,我想從不同的角度來聊聊負債。

 

「會負債」的人有富人思維

 

窮人講究量入為出,富人卻以目標為導向,就拿中美老太太的故事來說,兩個人的目標都是買入房子,中國老太太省吃儉用,等到自己能買得起的時候才出手;美國老太太則為了達成目標,尋找自己需要的資源,透過貸款實現了買房的目標。

 

還有一點你可能沒有意識到,窮人思維最可怕的地方不在於當下賺錢能力不足,而在於思維的僵化,也就是你永遠不敢邁出那一步。吳曉波老師就鼓勵年輕人適度負債,他說:敢於負債就是敢於對未來負責。

 

有人會說美國老太太這些年會付出很多利息,錢算起來也不是個小數目。可是中國老太太辛苦一生,也並沒有在買房之後還剩下很多儲蓄。

 

如何解釋這個問題呢?這大概是吸引力法則在起作用吧。吸引力法則是指,當你的所思所想集中在某一領域時,這個領域的正能量就會被你吸引過來。當富人以目標為導向,竭力尋找各種資源的時候,這些資源會慢慢向他聚攏,而窮人不相信自己可以實現目標,那他就真的離目標愈來愈遠了。

 

負債幫我們抵禦通貨膨脹

 

在高通膨時代,如果我們把錢存在銀行,看起來銀行付給你利息,你賺了,實際上財富卻被通貨膨脹吃掉了不少,至少比你想像的要多。

 

如果今年的100元到了明年就只值90元了,為何不用將來只值90元的錢,提前支付今天的100元呢?

 

好負債給你好生活,壞負債滾一邊

 

儘管我要說明適當負債的好處,但也必須提醒大家要擦亮眼睛,因為負債也分好負債和壞負債。我們先看看什麼是好負債。

 

 

比如買房。就算你是暴發戶,有能力帶著一車現金去買下心儀的房子,也要選擇貸款買房。因為只要你的投資能力可以跑贏貸款利率,你就是賺的。中國現在公積金貸款的利率是3.25%,假設你從銀行貸了100萬元,手裡留著100萬元隨便買點什麼理財產品,比如買國債,利率都可以達到4.17%。也就是說,如果你選擇負債,每年可白賺100萬元本金產生的利息差,也就是9200元。這就是好負債。因為透過負債,我們的資產得到了增值,判斷的標準就是:負債帶來的收益大於負債的成本。類似的好負債還有經營、投資、接受教育等帶來的負債。

 

那什麼是壞負債呢?

 

比如,你刷卡透支去吃喝玩樂、購物消遣,負債的額度超出了自己能承受的範圍。高額違約金會讓你得不償失,以卡養卡更是在錯誤的道路上愈走愈遠,讓你成為真正的「卡奴」。再比如,你放著合法合規又低利率的正規借款管道不用,輕信民間借貸或者網路上隨處可見的借貸工具,糊裡糊塗地借了很多高利貸,然後利滾利,直到負債讓自己無法承受。再之後你可能因為無法按期繳款造成信用汙點,形成不良的信用紀錄,會在今後的「信用社會」中遭遇很多麻煩,比如不能辦理信用卡、再貸款沒有優惠甚至無法辦理,還有可能上黑名單,影響個人職業生涯和日常生活。

 

當然,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壞,中美老太太後來的故事就可能讓你大跌眼鏡。

 

也許,美國老太太買房之後,因為每年的稅交不起,房子被沒收了,貸款還沒還清,銀行天天逼債;而中國老太太的房子過了幾年趕上都更,她獲得了同等面積的房子作為補償,還有數目不小的補償費,房子住得舒坦,還拿著補償費和老伴去美國旅遊聽美國老太太的故事去了。因此,選擇負債之前一定要對自己的償債能力進行考量,否則,好處也可能變成壞處。

 

所以,我不是要為負債背書,而是希望藉由分析,幫大家客觀地認識負債,在今後的生活中,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把負債化為己用,讓好負債帶給你好生活,讓壞負債滾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