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總統大選的時間越來越接近,
許多人開始擔心,
美國股市甚至是全球股市將會有較大的波動。
沒錯!政治與經濟是絕對脫不了關係的,
絕對不會有「政治歸政治,
經濟歸經濟」的事情發生,
因此大家產生的擔憂與困惑,
也絕對都是合理的,因為擔心所以寧願觀望。
繼續看下去...
( 贊助商連結 )
文 / 黃御維 Wilson
美國大選對你的投資規劃
是隱憂還是多慮?
不過,大家可以反過來思考,
原本早已決定投資的你,
如果共和黨勝選(川普連任),
你或許會認為未來股市在他的推特下,
一樣繼續多頭,所以川普當選後,
選擇進場;如果民主黨的拜登勝選,
你或許會覺得政策轉向,
股市不會向過去一樣瘋狂上漲,
但難道你會覺得
全球經濟的領頭羊(美國)就此衰退,
一蹶不振嗎?大多數人不會,
最後還是會選擇進場, 因為你別無選擇,
在選前早就發現投資股市
是目前比較能讓財富增長的理財工具。
選舉很重要,但遠遠
不及於你的財務規劃
今年,隨著 COVID-19 的衝擊
和對全球經濟的影響,
持續給各國造成壓力,
尤其近幾周還有許多國家
爆發二次疫情,
加上在兩個多月就是美國大選,
這些擔憂一定會加劇。
但根據歷史數十年的數據顯示,
過去的美國總統選舉對市場報酬
或市場波動度的影響,
沒有統計學上的顯著意義。
尤其你如果是做投資組合的配置。
選舉對於維護美國民主的傳統至關重要。
但是,從歷史上看,
它們對金融市場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Vanguard Investment Strategy Group
的分析師分析了 150 多年的資產報酬率,
檢視資產報酬率與選舉事件之間
是否存在顯著關係,
因此研究選舉年的不確定性
是否使市場遭受了
更低的資產報酬率或更高的市場波動度。
研究發現總統選舉年與非選舉年之間
存在些微的報酬率差異,差異僅為 0.8%
(選舉年為 8.9%,非選舉年為 8.1%),
反倒是選舉年得資產報酬率較優,
且在統計上不顯著,很可能歸因於隨機性,
白話的意思就是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
對於資產報酬率沒有任何顯著影顯,
一般人都是多慮了。
美國大選接近,
市場波動度是否會加劇?
多數人可能會認為在最接近選舉的期間,
股市的波動度會明顯上升。
實際上,情況恰恰相反。
從 1964 年 1 月 1 日到 2019 年 12 月 31 日,
美國 S&P 500 指數在總統選舉
前後的 100 天內年化波動度為 13.8%,
低於整個時間段的 15.7% 的年化波動度。
白話的意思就是美國總統大選,
對於股市的波動度不會明顯上升,
只是我們的焦慮感不知不覺提高許多。
擔憂很正常,
但這不是我們能控制的!
這種擔憂很普遍,
畢竟總統四年選一次,
市長或立委也是不斷選舉,
至今也沒看過因為選舉
而導致市場崩盤的狀況,
況且這些你都不能控制結果,
我們還是必須檢視自己的投資規劃。
專注於自己的長期財務目標才是重點,
選舉在你一生的投資計劃中
是非常短暫、頻繁且影響最小的,
若您的投資規劃早已準備好,
即早開始吧!最怕的就是
永遠在場外觀看。時間不等人的!
明智投資有兩個主要要素
● 知道自己能控制什麼:
1.成本、2.時間、3.行為、4.風險
唯一不能控制的因素:報酬率
● 分開自己的情緒和投資決策。